(摘自海南日報)“海南造”首批鋼質漁船下水 填補我省鋼質船舶制造業空白
我省建造的首批剛質漁船下水。 王競 攝
10月18日清晨6時許,位于儋州市白馬井鎮海邊的儋州天正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船塢鞭炮齊鳴,新建造的“瓊三亞11193”號鋼質漁船在熹微的晨光中從船塢徐徐下水,另有兩艘已于前兩天陸續下水。這3艘船均為我省建造的首批鋼質漁船,填補了海南鋼質船舶制造業的空白。
以上3艘同一類型的大型鋼質漁船于今年上半年開始建造,單船噸位150噸,船體長33.75米,寬6米,續航力4000海里,可裝載100噸魚貨,適應中深海作業。
儋州天正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是農業部船舶檢驗局批準的一類丙級造船企業,也是我省首家鋼質船造船廠。目前,該廠正在建造4艘100噸漁船,預計今年11月可竣工下水。另外,有兩艘2000噸位的補給船也將于年內開工建造。
我省近海漁業資源日益衰竭,海洋捕撈逐步由近海向外海發展,而我省大部分漁船均為小型木質船,難以適應中深海作業,鋼質船在抗風等安全性能上較木質船強,同時,捕撈作業適應區域也優于木質船,部分漁民對建造鋼質漁船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近兩年,我省新添了近百艘鋼質漁船,但由于我省原無鋼質造船廠,這些船大多是在山東和福建建造的,建造費用相對較高。
有關專家稱,制約海洋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主要是港口建設和船舶工業。其中,船舶工業最為關鍵。作為海洋大省的海南,必須發展造船工業,以適應海洋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