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蝦和羅非魚生產加工企業國聯水產已叫停其收購海外公司計劃,其原本要收購的這家公司據說為中漁集團,為太平洋恩利國際控股(PAIH)有限公司旗下公司。
早在去年12月份,國聯就宣布其與一海外公司擬達成收購協議。而在7月29日,國聯又宣布其要放棄該收購協議和所謂的“資產重組”計劃。協議所涉及的公司年營業額大約為6億美元,估值大約為10億美元,跟中漁集團相關數據差不多吻合,而中漁集團目前正處于破產保護。
據證券交易所消息,國聯要收購的目標公司此前啟動了一項競標方案,國聯已進入二輪競標。
然而國聯表示很難給出收購計劃的具體時間表,目標公司的資產出售計劃現在面臨很多新的、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公司管理層決定終止收購計劃。
雖然國聯沒有提及目標公司是哪一家,但其一系列動作的時間線跟太平洋恩利和中漁集團的內部波動剛好吻合。
中漁集團在秘魯持有秘魯鳀魚的最大捕撈配額,在6月30號,其曾與太平洋恩利國際控股和其他14個附屬公司在美國共同按照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申請了破產保護。
其中,中漁集團的三家主要附屬公司也向美破產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這三家公司分別為,CFG Investment、Copeinca、(該公司由新加坡黃氏兄弟家族于2013年買下)以及Sustainable Fishing Resources。根據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規定,申請破產保護公司的海外代表人能夠在美國破產法院執行破產保護程序。
在申請破產保護后,太平洋恩利國際控股的發言人表示其在秘魯的中漁集團資產的出售計劃也已擱置。
去年,太平洋恩利國際控股債權人匯豐銀行曾向香港高等法院及開曼群島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中漁集團進行清盤。在此之后的12月份,國聯宣布其收購計劃。再后來,畢馬威(KPMG)的數個成員公司被任命為聯合臨時清盤人(JPLs)。
今年2月1日,太平洋恩利聯合匯豐銀行和其他債權人達成協議,終止聯合臨時清盤人的任命。控制太平洋恩利集團的新加坡黃氏兄弟同意出售其在秘魯的魚粉和魚油業務。據報道,太平洋恩利集團希望在8月底將該業務出售完成,并在4個月內簽署買賣協議。
太平洋恩利的債權人之一,中國投資銀行中信證券,手握恩利15億美元債券,在太平洋恩利向美法院提出破產保護之前也曾參與競購恩利在秘魯出售的這些業務。
避免賤賣
在與破產保護申請的一同提交的一份聲明中,太平洋恩利與中漁集團的高管Jessie Ng表示集團的目的是阻止公司資產被賤賣。
黃氏家族對秘魯業務的估值預期超過17億美元,但Jessie Ng在聲明中表示,考慮到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集團內部狀況,這么高的價值是不可能達到的。
據CFG Investment總經理Francisco Paniagua Jara個人估計,“正常年份”,中漁集團利息、稅收和折舊、攤銷前盈利大約為2億美元,包括30萬噸魚粉和5萬噸魚油盈利。然后,受厄爾尼諾對漁業影響,該數額在過去幾年從未達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源這樣說到:“他們是在瘋狂要價,事實證明秘魯漁業一直動蕩不定。過去幾年沒人能達到那么高的收益。”
然而,據Jessie Ng透露,已有7家潛在買家對其在秘魯的捕撈船和工廠表示出興趣。估計報價在6.75億-15億美元之間。
根據消息源,荷蘭漁業加工集團Parlevliet and Van der Plas,中國復星集團(Fosun),私募股權巨頭CarlyeGroup和紐約Tinicum基金這四家公司已打算購買部分或全部恩利在秘魯的業務。
和這些集團公司及國聯一樣,中國的大型飼料企業也很有可能參與進來。例如,新希望六和、通威集團以及北京大北農集團,他們正尋求機會搶占水產飼料市場,對家禽和畜類魚粉飼料也有很大需求。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