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第一食品網)“一條魚”加工出口,4年創匯額接連翻番,坐上內陸省份淡水魚片加工出口、創匯的“頭把交椅”——在湖南益陽益華水產公司,一條不到1公斤的斑點叉尾,從輸送帶的一端流入,轉眼工夫,另一端就流出速凍好的魚片、魚鰭、魚皮、魚唇、魚鰾、魚肚、魚尾、魚須;魚骨架經過擠壓,做成魚油、魚粉、魚飼料,一條魚“變戲法”般加工出10多種產品。如此“剝光榨頸,一條魚的產值便從10余元升至30多元。
湖南歷來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且水資源條件十分優越:水利資源全國第二,庫區面積占全國1/7,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泊,總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與此極不相稱的是,在上世紀末益陽市210萬畝水面,水產品總產量不足20萬噸,整個洞庭湖產量也不足100萬噸,發展十分緩慢。與鄰近幾個省份產量相比,排在末位,水產品加工出口為零。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