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西安晚報)本報寶雞訊(記者郭欣)日前,經有關專家鑒定,在陜西寶雞一廠區廢棄水池中發現的生物確為國家瀕危野生動物“桃花水母”。據了解,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目前只在我國極少數地區被發現。
10月11日,有人在位于寶雞市陳倉區釣渭鎮疙瘩溝的寶光老廠區一水池內發現了一種傘狀透明生物,特別是下雨的時候,它們就會聚集在一起,晶瑩透明,像一個個小降落傘,張開時如指甲大小,身上長著許多毛茸茸的觸角,游動時一張一翕。該廠工作人員介紹,此水池已廢棄十幾年了,但沒有污染,多年前曾有人向里面投放過魚苗。
10月19日,陜西省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和西北大學生物教授共同來到寶雞,確認其為桃花水母。專家稱,該水池的氣候以及水的溫度等條件比較適宜桃花水母的生長。另外專家分析,形成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當年投放魚苗時,魚體上攜帶有桃花水母的卵。二是飛鳥或流動的空氣將桃花水母的卵帶到了這里,在各種條件都適合的情況下桃花水母開始繁衍,但后一種假設的可能性較小。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桃花水母有11種,我國有9種,在浙江、四川、湖北等地曾被發現。此次發現的到底屬于哪一種還需確認。目前,寶光廠已在水池旁貼出告示,提醒大家不要隨意打撈。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