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海南日報)近年來,海口市立足產業發展“政策、區位、科技”三大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政策扶持,以科技支撐,引導漁民、企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勢水產品特色產業,呈現“一大、一長、一快”三大亮點:
一是立足產業發展政策優勢,羅非魚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加強調查研究,優化產業結構,充分依托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科技力量,強化技術培訓,幫助漁(農)民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在去年新增羅非魚精養面積10500畝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增羅非魚精養面積6675.6畝、水庫網箱養殖羅非魚1100口,分別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66.9%和110%。目前,羅非魚養殖面積達到3萬畝,產量1.4萬多噸,產值8400多萬元。
二是立足產業發展區位優勢,水產品加工大幅度增長。加強協調服務,挖掘產業亮點,充分發揮海口省會城市市場經濟的主導作用,開展以幫助加工企業解決難題為重點的調研,溝通協調各部門為企業發展中遇到融資、經營、等難題疏通渠道,為企業發展水產品加工特色產業提供優質的投資環境,促進水產品加工大幅度增長。上半年,水產品加工出口創匯5290.38萬美元,同比增長27%。目前,全市擁有水產品加工企業13家,年生產能力12萬噸,加工產品出口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是立足產業發展科技優勢,水產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設加快。加強交流合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聯合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在三江灣籌劃建立3000畝漁業出口示范基地,制定《海口市美蘭漁業出口示范基地建設方案》,協調扶持環保型養殖基地、標準化種苗基地建設,促使產業向規模化、基地化、工廠化發展。目前,全市有50畝以上養殖戶131戶,100畝以上養殖企業40家,養殖水產品70%加工出口。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