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網上忽然出現了一張被與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聯系起來的照片。
這張照片,實源自在日本宮城縣南三陸町經營水產品銷售公司“TAMIKO的海貨”的阿部民子女士,其在今年1月4日發在自己Facebook上的。
搭配的文字,是“今天開始出貨新鮮牡蠣啦!還有這么大個兒的哦Σ(゜Д゜)。海水溫度降低后,牡蠣的肉變得更好、更美味~”。
本館于今天通過與阿部女士直接電話確認后得知,照片上曬出的是在宮城縣戶倉地區養殖了兩年的牡蠣。養出這個牡蠣的戶倉牡蠣養殖人員,在震災復興的過程中,決心更加珍惜大自然的恩惠,經過多年的努力,于去年3月30日獲得日本首個證明“對環境和社會影響最小養殖” 的ASC認證(鏈接來自ASC官網)
東日本大地震過去了將近6年,當時受海嘯影響遭受致命打擊的當地牡蠣養殖業,經過巨大的努力終于恢復了以前的活力,今年冬天能收獲凝聚大自然滋味的大個兒牡蠣本身對阿部女士來說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在自己Facebook上曬出牡蠣圖片的阿部女士卻被卷入輿論浪潮之中,因為發的這張圖片給當地漁民帶來麻煩,她感到非常煩惱。大使館方面轉告阿部女士,中國一些媒體和個人已經客觀介紹了現在世界各地包括日本在內,本來就能收獲很多比手掌大的牡蠣,并澄清相關報道并不客觀,并希望她今后更多介紹宮城縣的海鮮特產。
東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和相關自治體、團體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性,進行了定期檢測和對超標食品的限制銷售等措施,現在市場上流通的水產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需求,日本和中國其實是一樣的。兩國政府為確保向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飲食竭盡全力,而且還開展了跨境合作。
2016年有超過600萬人次的中國朋友訪問日本。2017年會有更多的中國朋友訪日。我們期待大家能去品嘗宮城縣等日本全國各地的美味。
最后,阿部女士有一些話帶給大家:
“戶倉牡蠣生產者們在震災復興的過程中,更加珍惜大自然的恩惠,通過多年的努力,把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獲得了證明‘可持續生產’的ASC認證。戶倉牡蠣生產者們每周都會進行安全生產檢查。
能夠走到這一步非常不容易。剛要走上正軌,接下來才是發展的關鍵時機,如果因為我之前在Facebook上分享的圖文消息給當地的漁家們添麻煩了可如何是好呢?我知道國外的有關報道后十分苦惱。
對于在那次震災中來自各國的支援,我們由衷地感謝。雖然還在努力的過程中,托大家的福,復興正在順利進行。期待中國的朋友們與日本美食的邂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