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趨勢:對蝦行業轉型升級迫近,工廠化養殖是方向
農業發展趨勢: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方向演進。我國畜禽養殖產業率先實現依托技術和資本的工廠化、規;B殖,工廠化養殖提升了養殖效率和企業經營效益。養雞產業最先實現工廠化養殖,誕生了禽業龍頭圣農發展(最高市值超過300 億),其次是養豬產業出現了工廠化養殖龍頭牧原股份(最高市值近400 億)。我國對蝦產業消費高達170 萬噸,規模超1000 億,但我國對蝦養殖仍然處于高度分散、低水平的粗放式養殖階段,行業養殖效率低下,供給不足,亟需轉型升級。我們認為,對蝦養殖是個高附加值、技術驅動型行業,傳統養殖模式受天氣、疫病等多因素影響,效果難以控制,無法解決養殖行業核心問題,工廠化養殖是發展方向。
國聯水產引領行業升級:工廠化養殖體系化技術有望實現重要突破
經調研,我們認為公司在工廠化養殖將實現的不是單一技術突破,而是集蝦苗培育、飼料配方、動物營養及養殖技術一體的體系化技術革新,不僅能提升養殖效率和盈利穩定性,且具有較高技術壁壘和資金壁壘,復制推廣性強,有望成為產業轉型升級方向!據調研,若技術突破,預期公司工廠化養殖一畝水面一造可產蝦5000-6000 斤(一般小規模養殖戶僅2000斤),年產量2-2.4 萬斤(一年4 造),以當前價格測算,每畝年利潤30--35萬元。2017 年,公司將對南三基地進行工廠化養殖改造,可建成水面550畝,另擬在惠來和秦皇島建成600-1000 畝水面,預期17 年將建成養殖水面1000 畝,為18 年貢獻利潤3-4 億元。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工廠化養殖擴張,依托資本優勢,引領行業升級,成就對蝦養殖產業帝國!
公司戰略轉型:占據產業微笑曲線兩端,商業模式向啞鈴型業務模式轉變
公司原來業務重點在加工,上游養殖及下游的渠道布局不足,呈現出典型的橄欖型結構。2016 年,公司戰略轉型開啟,立足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向上游整合優質養殖資源,主要是國內的對蝦工廠化養殖以及東南亞地區優質漁業、養殖資源;向下游開拓以中國和美國為核心市場的餐飲、工業化消費等B 端渠道及商超等KA 渠道;加工進行優化,針對下游B 端客戶進行研發和創新,提供高附加值產品,公司整體業務向啞鈴型的業務結構轉型。我們認為,這種轉變有助于公司占據產業鏈中的高盈利環節,增強公司對產業鏈的控制力。目前,公司在國內養殖和東南亞地區漁業資源的布局積極推進,在國內和美國渠道的開發進展順利,發展前景廣闊!
給予“買入”評級:若公司工廠化養殖系統化技術突破,公司未來3 年業績將同比大幅增長,我們預計16 年/17 年/18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1.0/2.4/5.8億元,EPS 為0.13/0.31/0.74 元,考慮公司未來業績高成長性,給予18 年20 倍PE 估值,目標價14.8 元。
風險提示:1、工廠化養殖不達預期;2、貿易摩擦;3、養殖疫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