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越南巴沙魚生產大王永環集團(Vinh Hoan)董事長Truong Thi Le Khanh女士一行到訪中國,前往浙江大洋世家公司進行參觀洽談,就巴沙魚貿易進行商談,并對中國的巴沙魚市場進行了走訪和調研。這給中國市場釋放出哪些信號呢?
中國市場已經躋身越南巴沙魚出口前幾國,今年還有望躍居第一大出口市場。不過,隨著巴沙魚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走私泛濫、包冰過度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市場亂象亟待整治。如果永環和大洋世家在巴沙魚銷售上達成合作共識,勢必能在規范經營方面做出一定的榜樣。
此次永環集團在考察中國市場之時,也和大洋世家代表就巴沙魚的市場行情、進出口情況、企業實力及其產品進行了交流。雙方約定了進一步考察學習的方向,并對巴沙魚正規商貿合作充滿期待。
其實,對于國內巴沙魚市場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部分從小作坊進口的走私巴沙魚產品有過度包冰或過度泡藥的現象,2016年中越巴沙魚邊貿交易額達3億美金,但部分進口巴沙魚片水分含量高達87%,并且營養指標缺失,市場管理混亂。
不過,在越南巴沙魚加工廠實地考察后,凍品攻略了解到,有些過度包冰或過度泡藥并非加工廠愿意為之,而是按照客戶的要求來生產,為了能做到低價,留住訂單只能如此。但目前,越南加工廠因原料短缺,生產無法恢復正常,對于中小規模工廠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另外,越南巴沙魚市場還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走私。走私品因逃繳稅款和逃避檢驗檢疫局的各項檢查,價格偏低,對經由正規渠道進入國內的產品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低價帶來的惡性市場競爭破壞了國內市場的穩定,損害的不僅是消費者的利益,更是產品和行業的名譽與未來!
其實,不僅是巴沙魚存在這樣的問題,越南的蝦,澳洲的龍蝦、鮑魚、養殖三文魚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不走正關的現象。據國際貿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統計,2016年,澳大利大向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越南出口的海鮮總額達到7.238億美元,其中只出口到越南的總額就上升到驚人的4.928億美元,占比竟有一半還多。
下圖為2001年-2016年,澳大利亞海鮮出口至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越南的總量對比。可以看出,自2011年開始,出口至越南的量逐年增加,且增長速度極快。一個總人口9500多萬的東南亞發展中國家,能在短短5年就成為進口澳洲海鮮的大國,個中緣由,諸位心中早有數了吧。
這樣的趨勢一天不結束,存在的問題一天不解決,國內巴沙魚市場乃至整個海鮮市場就一天得不到從國門開始的規范整治。都說律人先律己,作為國內市場的參與者,經銷商的態度更加重要,惡性競爭的惡果終究是我們自己承擔的,不做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才是正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