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食品科技網:紫菜養殖增至2600畝
“今年的紫菜收成不錯,產量比去年高。”日前,記者走進蚶江錦江村紫菜養殖戶老紀家時,老紀夫婦正忙于整理曬干的紫菜餅。老紀夫婦笑逐顏開,他們告訴記者,今年的“頭水”紫菜長勢不錯,菜質光滑細膩,價格也比去年高了些。據介紹,自從今年10月中旬以來,我市沿海祥芝、蚶江等地紫菜養殖戶忙著收割紫菜,特別是“頭水”紫菜新鮮上市,成為本市商家及周邊地區商家的搶手貨。
記者在祥芝蓮坂和古浮等地采訪時了解到,從目前收割的紫菜情況看,今年的紫菜產量總體比去年好,畝產量平均比去年增加了800塊紫菜餅,價格也較上年度有所提高,每畝紫菜可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
據介紹,紫菜養殖一直是我市海上養殖業的傳統產業,是沿海部分農村農戶的主要收入之一。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市就在古浮設立了紫菜試驗場及紫菜種苗培育基地。今年全市有200多戶紫菜養殖戶在沿海蚶江大廈、祥芝古浮、蓮坂及永寧子英等村的海域養殖2600多畝紫菜。
紫菜深加工企業相應增多
“產量增加了,價格也走俏,今年的紫菜豐產又增收。”在古浮村采訪時,許多養殖戶都笑得合不攏嘴。一紫菜包裝廠的蔡先生稱,今年,他自己搞起了紫菜加工廠,除了包裝自家的紫菜外,還收購了村里其他養殖戶的紫菜,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相應的加工和包裝。老蔡分析,經過加工和包裝后的紫菜,每斤價格可增加8%%左右。
隨著紫菜養殖面臨的嚴峻考驗,部分紫菜養殖戶也開始從原先的養殖轉型到加工,他們針對價格普通偏低的實際情況把目光聚焦在“加工”和“包裝” 上,利用我市豐富的紫菜資源,發展紫菜深加工,開發以紫菜為主的綠色保健休閑食品。今年,祥芝蓮坂、古浮和蚶江大廈、錦江等村搞紫菜加工、包裝的農戶就多了五、六家。通過簡單加工或外包裝,打上品牌標識,提高紫菜的附加值。有數十年紫菜養殖經驗的古浮村老蔡告訴記者,去年,他養殖了20多畝紫菜,收入為5 萬元;而今年養了同樣的畝數,經加工后的紫菜可增收4000多元。
是什么原因導致今年的紫菜價格上揚呢?綜合養殖戶的說法,原因為:一方面受到省內養殖戶減少的影響,價格大幅度上揚;另一方面我市紫菜養殖戶通過近年來的品牌打造,品牌效應已呈現出來,石獅的紫菜已有一定的知名度。養殖戶轉變以往的銷售觀念,與客戶間架起信息橋梁。近年來,我市紫菜養殖戶通過品牌打造,紫菜品牌效應已呈現出來,紫菜一上市就被石獅本地的一些大酒店買走,做成各類精致而高檔的紫菜佳肴。此外,許多養殖戶都爭著創品牌打市場。以前,養殖戶通常是在家里等待客戶上門收購,沒有足夠的市場意識,而現在,部分養殖戶將紫菜加工、包裝好后第一時間拿到廣東等地銷售。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