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聞晚報:在人們的觀念里,上海地區很難養出優質的大閘蟹,但本市和臺灣科研人員合作的一項試驗,可能會改變這一觀念。昨天,記者前往松江佘山腳下的森茂有機綠色大閘蟹養殖中心,在那里,中國水產科學院上海漁機所的專家和臺灣科研人員用納米能量技術,培育出了平均重量在4兩以上的大閘蟹,部分雄蟹已達到6兩。
在養殖中心,記者看到,126畝蟹塘水質清澈,不時有大閘蟹爬上岸來。據介紹,之所以稱為有機綠色養殖,是因為在養殖過程中,沒有向蟹塘里投放農藥、抗生素、激素等化學藥品。通過上海和臺灣專家的合作,這片蟹塘已被納米設備“武裝”起來。在塘邊,臺灣物理學專家林亞倫博士向記者展示了一臺納米“洗水機”,具有四大功能:一是讓池水的水分子變小,這樣就能防止水的“老化”,從而改善水質,防止病害對蟹的侵襲。第二大功能是使水中的負離子達到平衡,以加強河蟹的體質。三是在不使用增氧機的情況下,提高水中的含氧量。第四個功能
是讓池水的PH值呈弱堿性,有益于河蟹的生長。
上海漁機所專家表示,大閘蟹養殖如此大規模地采用納米技術,至少在上海還屬首次。這是對傳統水產養殖的革新,解決了化學漁業污染環境、能耗大、影響水產品安全的問題。實踐證明,只要應用高新科技,在上海也能養出優質肥美的大閘蟹。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