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育大戶洪方林:全村遠銷魚苗我占了1/5
10月23日上午10時,東坡區思蒙鎮花池村一組魚苗繁殖大戶洪方林正在種魚池邊觀察種魚(鯰魚)情況。57歲的洪方林主搞魚苗繁殖,繁殖面積55畝,孵化池600平方米。今年,他以鯰魚苗20元一萬尾、斑點叉尾鮰300元一萬尾、黃顙魚100元一萬尾的價格,發放2千萬尾魚苗,經經銷商發往成都雙流機場運往全國各地。洪方林不無驕傲地說:“全村一年大概要發放1億尾左右的魚苗出去,我就占了五分之一,光遠銷這項,除去各種開銷,凈賺2萬元。”
他的繁殖場“裝備”先進,變壓器、鍋爐、深井、增氧設施、柴油發電機一應俱全,是全市利用鍋爐增溫搶早繁殖鯰魚苗的第一人,鯰魚強化馴食配合飼料的帶頭人,2006年創漁業純收入20萬元以上。
養殖大戶洪啟達:年收入50萬元不是神話
方格魚池里,村民正在捕撈長大的鯰魚。一輛停在路邊的水產專用運輸車旁,村民們挑著活蹦亂跳的鯰魚,過秤、記賬、裝車。已是下午兩點,來花池村一組洪啟達的魚塘邊裝魚的罐罐車依然絡繹不絕。
30出頭的洪啟達是花池村專業合作社營銷部成員之一。在花池村,數他的養殖規模最大、鯰魚養得最好。他承包了村里50畝宜養田,用于鯰魚養殖,從洪方林處購買魚苗。藝高人膽大的洪啟達大膽嘗試強化轉食配合飼料喂養鯰魚,獲得成功,這使他的鯰魚飼料來源有保障、投飼方便、生長周期短、經濟效益高。由于管理有方,技術得法,他的1畝田產兩季,一季產150公斤以上,一畝田一年純收入6—7千元左右。
如今的洪啟達,集銷售、治魚病、賣飼料一體化,年純收入起碼在50萬元以上。
花池村民:養魚觸角伸向四面八方
今年5月,合村并組后的花池村現有耕地面積2439畝,養魚面積1600畝,魚苗繁育場180余畝,水產養殖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全村總戶數718戶,養魚農戶500戶,占農戶總數的70%以上。魚苗的繁育促進了漁業的發展,花池村成為名副其實的“鯰魚村”。
為了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方便車輛來回運輸購鯰,10月初由村兩委提議,采取村民集資、村上墊資的方式,把1.5米寬的村道加寬擴建為4米,可以同時容納兩輛反方向的車輛通行,暢通了物流外運渠道。
今年,花池村一組土地面積全部開發完了,不少村民嫌自家的魚池太小,不能更好地發家致富,紛紛到鄰村去租地發展。一組的蹇永奇為了擴大鯰魚養殖規模,到正楠村承包了12畝土地,投資近10萬元修建魚塘。目前,花池村養魚戶一共在外租用土地165畝,租期長達20年。
村子里靠鯰魚養殖發財、年漁業純收入10萬元以上的已經有20戶。花池村漁業,形成了以鯰魚為主的優勢水產品和規模化的精品漁業生產格局。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經營管理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