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在天門工業園沉湖生態農業示范區,一片占地760畝的魚塘里,8萬多塊藍色光伏板組成的巨大方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如圖)。通過并入國家電網,這個方陣每年可將從陽光中汲取的2000多萬千瓦時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
“這是由天門通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20兆瓦‘漁光一體’項目,今年3月1日開工,9月30日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項目經理李曉峰告訴記者,該光伏電站日均發電量達到8萬千瓦時,近日陽光充沛,每天發電量高達10萬千瓦時。
這個項目名為“漁光一體”,“光”已見成效,“漁”又是怎么一回事?
對此,李曉峰介紹,“漁光一體”是將水產養殖和太陽能產業結合的生產方式,即在池塘開展水產養殖的同時,在水面上架設光伏組件,開發太陽能發電,從而實現“水上發電、水下養魚”的目標。
“現在即將入冬,魚塘里還沒有投放魚苗。明年開春后將放水養殖,主要投放四大家魚和白刁、鱖魚等品種,預計每畝年養魚收益在8000元左右。”李曉峰說,相較于陸基光伏電站,水面光伏電站除節約土地資源外,還實現了清潔能源與水產養殖轉型升級的有機結合。“漁光一體”魚塘在夏季高溫時節,光伏發電板對水面的遮擋可有效降低水溫,促進魚類生長。同時,搭配池塘底排污、節水循環等系統,以及電化水殺菌、復合增氧、風送式自動投餌、水質在線智能監測等現代漁業設施,能夠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持續產出優質水產品,實現魚、電、環保“三豐收”。
李曉峰說,“漁光一體”模式不僅實現了土地的復合利用,而且提升了土地的價值輸出。再過幾個月,待魚肥水美之際,成片的光伏板在陽光下閃爍藍光,這是一道別樣的風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