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日本鰻的鰻苗本季遭遇極度嚴重的魚荒!
據日本水產廳統計,截至目前日本國內捕獲量只有去年同期的10%。靜岡縣整個12月只捕撈到184克而已。
一般來說,日本鰻苗的捕撈季是11月-次年4月,如果未來產量無法好轉,那么今年日本鰻魚將毫無意外的迎來價格飛漲。
除了日本鰻鱺,美洲鰻鱺、歐洲鰻鱺都已經進入瀕危或極危狀態,造成今日局面既有海洋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原因,也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人類的過度捕撈。
1、“極度”、“短缺”,日本鰻荒有多嚴重?
據日本《每日新聞》和《日本養殖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日本鰻今年面臨著“極度不漁”的狀況。
根據日本水產廳的最新統計,從去年11月漁季開始開始,到今年1月底,日本國內捕撈到鰻魚苗僅1.5噸左右。而在上一年度同期,統計捕獲量達到11.3噸。今年的捕獲量大約僅占去年同期的10%。
2016-2018年*截至2月底日本國內鰻苗捕撈量統計,圖片來源:日本水產廳
一般來說,日本鰻苗的捕撈季是11月-次年4月,如果未來產量無法好轉,那么今年日本鰻魚將不可避免的迎來價格飛漲的局面。
根據日本水產廳的統計,截止1月15日,1千克鰻魚苗(大概5000匹魚苗)的交易價格已經漲至360萬日元(約合32,650美元)。而在去年漁季(2016年11月-2017年5月),魚苗均價僅為109萬日元。漲價之迅猛肉眼可見。
然而日本鰻減產不僅威脅到了日本,日本之外的情況同樣嚴峻。中國大陸作為日本鰻主要養殖區,今年鰻苗累積捕獲量僅有400公斤至460公斤,而去年同時期這個數字是2630公斤至2750公斤。
總而言之,截至目前,本季全球日本鰻苗的捕獲相比去年暴跌90%左右——也就是說,今年基本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靜岡鰻魚漁業協同會負責人白石嘉男說,“本季,我們基本上沒捕到鰻魚苗,有些漁民已經放棄,因為情況實在太過糟糕。而且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中國的鰻魚苗出口商給出的價格都很高。”
2、捕撈不夠,養殖來湊,不行嗎?
還真的不行。
鰻魚的成長要經歷六個時期:①卵期,②不會游泳,只會順著洋流漂的柳葉鰻期(Leptocephalus),③來到大陸附近、渾身透明的玻璃鰻期(Glass eel),④來到淡水河口、身體里出現黑色素的鰻線期(Elver),⑤成長階段可達8-20年的黃鰻期(Yellow eel),⑥眼睛變大、腹部銀閃閃的銀鰻期(Silver eel),準備回老家結婚(這么說來,老家到底是哪,大陸還是海洋?)
因為鰻魚這家伙太嬌氣,前3期人類根本無法模擬海洋環境:既無法人為干預使其性成熟,交配產下鰻魚寶寶;也無法研制出適合柳葉鰻食用的飼料,進行人工喂養,讓其茁壯成長。這導致柳葉鰻的成活率只有大約0.01%。
就算熬過了前兩期,到第三期玻璃鰻也要經過很長時間,大約是自然環境下的兩倍,還會出現各種缺陷。所以目前培育出一尾鰻苗的成本約人民幣6萬元,這堪比黃金的人工鰻魚苗顯然無法商業化量產。
▲人工孵化出的仔魚。圖片來源:tokyo.ac.jp
3、鰻荒的始作俑者:不計后果的濫捕
也就只有到了第四階段鰻線期,鰻魚們才稍微穩定下來,可以實現野外捕撈,再放到人類的養殖池里繼續生長。可是問題又來了,因為近年來河流污染嚴重,鰻魚們的生長環境愈加惡劣,這讓本來自然成活率本就不高的鰻魚們處境更加艱難。相應的,漁民們捉到的幼苗量逐步下降,雖然海洋環境和氣候條件的變化不能忽視,但毫無疑問,幾十年不計配額的連續捕撈給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德島市,漁民在捕撈野生日本鰻魚苗。圖片來源:tenki.jp
到了養殖場的鰻魚們基本工作就是吃吃睡睡,坐等長肥被賣出去。然而這些養殖場,其實都是有“養”而無“殖”,這些鰻鱺永遠無法回到它們的家鄉繁殖下一代,鰻魚數量越來越少,也就不足為怪了。
如今日本大部分養殖場開始從中國韓國等地進口幼苗,甚至很多鰻鱺直接就在這些國家養大。若按照這個趨勢持續下去,只不過是讓日本的場景在別國重復而已。中日韓三國已經有了初步的捕撈配額約定,不過這個配額看起來偏高,究竟能不能起到約束作用還得另當別論。
日本鰻瀕危的局面似乎已經無法挽回,不過另外幾種常見的鰻魚還比較安全,比如星鰻(又名康吉鰻),因為是純海生的鰻魚,所以尚無危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