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廈門市科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環”)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三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于福建廈門舉行。目前,雙方已簽署《水產用海洋紅酵母的開發與應用》和《水產用海藻酶解物的開發與應用》兩份合作書,這也標志著科環與海洋三所更緊密的戰略性合作正式開始。
簽約儀式現場(前排左為海洋三所副所長張海峰,右為科環總經理蔡榮淮)
(后排左起:海洋三所單大鵬博士、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主任邵宗澤博士、海洋三所所長蔡鋒、新榮騰總經理杜劍榮、海洋三所產業處處長陳力、新榮騰總經理助理楊帆、科環執行總經理姜秋岑)
海洋三所創建于1959年,隸屬于國家海洋局,為國家公益類綜合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同時,海洋三所是中國海洋微生物菌種資源保藏管理中心、中國大洋生物基因資源研發基地、中國大洋生物樣品館和廈門市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的掛靠單位。海洋三所也是我國第一個從事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并在國內外率先破譯對蝦白斑桿狀病毒基因組密碼的單位。
國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主任邵宗澤博士表示,與科環的合作是源于科研單位對水產養殖業的推動。海洋三所具有全球最大的海洋菌種資源庫,約有2.3萬株菌株,其中1萬多株來自深海,7千多株來自近海,3千多株來自極地,海洋微生物資源儲備非常豐富,如何利用這些生物資源是值得關注的事情。
“目前,國內的水產養殖過于追求產量,大量投放飼料,導致整個水體富營養化,水產養殖進入瓶頸階段。”邵宗澤博士談到,“我們一直關注著水產健康養殖業,想為水產養殖業做好技術服務。科環在微生物產品領域有持續、深入的思考,而且擁有一支年輕、富有朝氣和理想的隊伍,我們相信他們能迅速將前沿技術轉化為終端產品,并將之市場化。”
科環總經理蔡榮淮表示,這兩份合作書僅僅只是開始。除了海洋紅酵母和海藻酶解物的開發與應用外,科環還將研究低溫降氨、生物表面活性劑等技術,將科環從傳統型動保企業轉變為產品技術研發型動保企業,回歸到產品本身,以產品力來提高企業影響力和競爭力。這樣不僅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行業中所面臨的產品同質化問題,重要的是為終端養殖戶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產品,幫助廣大養殖戶取得成功。
“簽約后,我們與海洋三所能夠有更緊密的合作,科環將運用海洋三所頂級的設備與菌種資源,快速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目前,海洋紅酵母的應用處于研發共建階段,它可用于提取蝦青素。蝦青素具有超強的抗氧化能力,而海洋紅酵母的保質期更長、更穩定、可控性更強,但目前瓶頸在于產品制備成本較高,而科環和海洋三所的合作將會破解此難題;海藻酶解物的開發比較成熟,可用于飼料添加劑和發酵飼料,預計在今年年中將相關產品投放于市場。其它的前沿技術研發也在持續進行中。”
誘變的海洋紅酵母
此外,科環也積極在內外部進行資源整合。科環執行總經理姜秋岑對科環的發展談到了“科環的五年規劃”,表示科環將步入更高階段,以產品創新為核心,打造出適合市場的創新性產品。在公司內部,科環將繼續擴建團隊,進行人才儲備,“現在的團隊規模只是科環的起點,未來的科環將會在包括人才規模在內的各方面有更強勁的增長。”姜秋岑表示。同時,科環整個市場部也已按不同水產類別板塊進行事業部劃分,目前已設立對蝦事業部、河蟹小龍蝦事業部,和籌備組建中的魚類事業部與預混料事業部。市場的清晰劃分有利于相關團隊的專業化培養,有助于切實為養殖戶解決實際養殖難題。
科環副總經理林偉彬談到,“以河蟹小龍蝦事業部為例,各個事業部的成立是為了給目前嚴峻的養殖環境帶來真正具有突破功效的產品,為養殖戶帶來更好的收益。河蟹小龍蝦事業部以業績增長是第一要務、技術人才是第一資源、模式創新是第一動力,‘三個第一’作為指導方針,打造高效、專業、執行力強的服務營銷團隊。”
業內眾多企業都正在嘗試以自身的力量或多方力量來推動水產行業的發展與進步。科環與海洋三所的簽約合作也是其一,其專注于產品本身、淡化市場策略的做法亦是一步好棋。雙方簽約后孵化的新產品將會為水產行業帶來何種改變,讓人非常期待。
簽約儀式結束后,一行人參觀了科環的生產基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