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消費者都傾向于在大企業消費,而很少考慮小型企業。因為小企業總被人貼上“不靠譜”“待考慮”等標簽。而且,確實有些小企業是過著標簽這般生活。但是,大企業都是由小企業逐步發展而成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地看待所有小企業。而且,決定產品好壞的不是企業規模,而是一家企業的做法和規劃。其中,貝嘉美(天津)生物技術研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嘉美)就是如此,它體量雖小,卻有著一顆不小的心。
貝嘉美從創立之初就確立了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不低于5%的發展思路,并堅持以“高起點、高技術、重療效”產品推動企業發展的經營理念;與中國農業大學、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天津農學院、天津大學都有廣泛的交流和共同研究合作,加速了科技成果產業化。如今,體量雖小的貝嘉美卻已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天津市企業技術中心、天津市著名商標等殊譽。
此次,筆者與貝嘉美(天津)生物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永鵬進行深入探討,以了解貝嘉美的發展思路。
貝嘉美(天津)生物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永鵬
畜牧思考,未盈利先基建
記者:您之前長時間在畜牧行業從業,這段經歷了您什么啟發?
蘇永鵬:畢業近20年一直在畜牧行業中跌打滾爬,從基層技術員做起,先后從事技術員、銷售員、技術經理、研發經理、總經理等技術和管理工作。我創業前在天津一家獸藥企業擔任總經理,成功用3年時間將該企業扭虧為盈,并塑造為動保行業的知名企業。隨后我在2013年選擇了創業,經過幾番波折后,最終在2015年正式進軍水產動保行業。
此前我在畜牧行業工作時,發現很多廠家都兼做著一部分水產用產品,而且體量非常小,只有幾百萬銷售額。但它們對此樂此不疲,既沒有撤除的打算,也沒有擴張的想法。顯然,這種定位不明確思路混亂的企業已經不適合水產行業了。而貝嘉美則在最初就已明確以水產為自身立足點,并利用優質產品為廣大養殖戶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記者:據了解,您在生產基地一直不斷投入,這是為何?
蘇永鵬:這可能與我個人性格有關,我比較能“折騰”,而且更重視企業的長遠發展。所以,為了擴大企業規模,發展成為知名企業,我這幾年一直在給貝嘉美做升級和基建。在最初還未投產的時候就已經進行各種設備和研發的投入,甚至在購置設備的時候已經按照更高規格的企業標準來進行配置。這幾年,研發上的高規格投入,設備上的不斷提升,工藝上的逐步改進,研發人員的持續引進,這部分發展投入從未停下。這種不間斷地投入代表了我們的態度,也表示我對水產行業滿懷希望,更說明我對貝嘉美的發展充滿信心。
倉儲車間
產能滿載,賒欠和環保仍是話題
記者:賒欠一直企業頭疼的問題,貝嘉美是否也存在收款難的問題呢?
蘇永鵬:現在,貝嘉美的欠款并不多。剛開始做的時候賒欠確實很多,這甚至曾導致公司資金周轉不足。當初,每天都因為資金問題而頭疼,甚至還借過高利貸。后來,借鑒了許多企業經驗,在2017年開始現金運轉。雖然利潤會減少,但這樣是一個良性循環,也避免了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而且,貝嘉美有特色產品、有科技含量產品的增加,也助于客戶對現款操作的接受。所以,資金這一塊已經不成問題,更多的是需要時間去積累與沉淀。
記者:貝嘉美的生產壓力大嗎?是否有新建廠房的想法?
蘇永鵬:目前貝嘉美有兩個生產基地,但產能已經滿載狀態。而且與小廠的做法不同,貝嘉美已經進入全年生產的情況,即使在冬天也在產品生產積極備貨。所以,現在市場上的產品供需關系較為緩和。這也使得生產工人的穩定性得到保障,其技術水平也能夠讓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更穩定。
雖然產能已充分利用,但是貝嘉美近期并沒有擴張的計劃,只會對原本的生產基地進行優化升級。這也因為今年本地的環評工作和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證驗收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所以暫時沒有足夠精力去選址建廠。
新上馬的添加劑車間平面圖
核心產品建立企業影響力
記者:您在近幾年有各種嘗試,最終認為貝嘉美應該走什么路線呢?
蘇永鵬:最初,我認為動保企業的發展需要精品路線,所以在剛開始做貝嘉美的時候從產品和市場上都進行了選擇,沒有采取布局全國滿地開花的策略。在2016年嘗試迅速上量的策略,在銷量和市場影響力尚且讓人滿意。但隨后我發現一味地拼價格,不是一個致力于優質產品的研發型企業該走的路線。經歷2017年重新思考后,認為貝嘉美還需要的是品牌影響力,而且是需要企業的明星產品和精品產品所打造品牌影響力。這兩年的戰略嘗試讓我充分認識到了企業發展的根本還是需要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也確定了貝嘉美未來的精品發展方向。
如今,貝嘉美生產基地已經擁有片劑、顆粒劑、植物提取、微生物發酵菌劑類水質改良劑和底質改良劑多種固體、液體飼料添加劑的生產線,形成了以自主研發的微生態產品和中藥微生物發酵產品為核心,其他產品為輔的產品體系。現在,公司代表產品為蛭弧菌殺(蛭弧菌凍干粉)和貝嘉美菌王及菌草精華。其中貝嘉美菌王是銷售之星,在不少地區都有不錯的銷量和口碑。今年貝嘉美在該產品上進行了改良升級,推出了第二代產品,更確保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而且,在貝嘉美的精品路線之下,即便是相同定位的常規產品,我們也盡力將產品效果做得更好。
生產車間一角
穩扎穩打,企業道路早已明確
記者:您設想中的貝嘉美未來會是什么樣的光景呢?
蘇永鵬:貝嘉美接下來除了維持菌類產品的優勢技術外,還會在中藥材微生物發酵技術上下苦功夫。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懷疑中草藥在動物上的起效,但我相信中草藥提取物。我認為中草藥經過正確處理和提純后,它才會完整地發揮功效。而且,我之前在原就職的企業已經做了很多相關的研發和實踐應用,有很多原理或者是方法都是可以應用在水產上的。所以,貝嘉美之后在中草藥發酵提取產物和菌制劑這兩方面的產品會讓大家刮目相看。
同時,貝嘉美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革,往后將會有掛牌上市的計劃。因為企業發展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發展中的動保企業,更是應該嚴格規范自身,最后才能走上規范化規模化的道路。所以,貝嘉美才會早早就在做著看似比較遙遠的事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