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福建之窗:(記者 陳泥 通訊員 曾慶光 郭躍明)鼓浪嶼個別分裝店在購進散裝水產干制品再次包裝批發時竟采取大小混裝、好壞搭售等“貍貓換太子”的手法牟取暴利。昨日,鼓浪嶼一干果分裝店正在如此“黑心”包裝時,被工商、質監、街道辦組成的食品安全聯合檢查組順藤摸瓜逮個正著。
昨日,記者跟隨聯合檢查組來到龍頭路一家干果經營店檢查,檢查人員發現其經銷的蝦仁、魷魚絲水產干制品,從包裝外看都呈條狀,且個頭較大,均層次分明地擺放在包裝袋內,而撕開蝦仁、魷魚絲的包裝袋檢查發現,蝦仁、魷魚絲都是分三層堆放在塑料包裝物上:第一層消費者肉眼可見的部分擺放著少數呈條狀且較大的蝦仁或魷魚絲;第二層是較小的蝦仁或碎片魷魚絲;第三層則更小,小蝦仁變成了小蝦米,甚至呈有變質跡象的深褐色,而魷魚絲就是粉末狀的魷魚絲粉。對這些明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水產干制品,工商執法人員當即責令撤柜。隨后,聯合檢查組來到這批產品的生產單位——安海路51號“思明區新海都干果經營部”的分裝店進行檢查,發現兩名女工正在包裝水產干制品,撕下蝦仁、魷魚絲外包裝,里面情況與龍頭路檢查到的一樣。
工商執法人員對分裝店現場已包裝好的蝦仁5袋,魷魚絲48袋給予查扣。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