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糧商之一的嘉吉(Cargill)稱已下大決心進軍水產養殖產業鏈,以整體性收購為主,投資大型三文魚、對蝦的養殖項目。在水產飼料領域,嘉吉也有意向增加投入,但唯獨不考慮投資捕撈漁業。
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的美國嘉吉(Cargill)近期進行了人事調整,原嘉吉水產營養業務的總裁Einar Wathne先生,被調至動物營養部門,任水產項目的戰略顧問。UCN有幸采訪了他,獲知嘉吉公司向水產養殖產業鏈拓展的意向。
“我在水產飼料領域工作了32年,現在是時候花多點時間陪伴家人,研究興趣愛好了。”Wathne說,“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將全身心投入到我非常期待的水產價值鏈領域。”
Einar Wathne先生
成立于1865年嘉吉公司,現是全球最大的現代農業貿易非上市公司。2011年,嘉吉公司收購荷蘭飼料企業Provimi,Wathne先生被任命為嘉吉水產營養業務總裁。2015年,在他的努力下,嘉吉收購了全球最大水產飼料企業之一的EWOS集團(成立于1931年,總部位于挪威,在挪威、加拿大、智利、英國和越南設有分公司,生產三文魚、鯰魚、羅非魚、對蝦等28個品種飼料和動保產品)。
現任CEO David MacLennan稱,過去那種壟斷式的農產品收購、倉儲、貿易時代,已經過去了,嘉吉未來要在全球范圍內發展綜合性食品產業鏈,包括海產品。嘉吉率先在牛肉供應鏈發力,已是全球最大的碎牛肉供應商;此外,嘉吉還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推出農業生產應用程序,精簡交易環節。
接下來的一個階段,嘉吉的投資將瞄準水產養殖業,對蝦和三文魚的養殖是嘉吉重點考察的領域。Wathne說,“嘉吉的優勢是飼料,而我們現在要往價值鏈下游邁進,三文魚和對蝦是我們飼料業務的重點,對這兩個領域我們比較熟悉,所以我們考慮優先收購三文魚和對蝦的養殖項目。”
去年,嘉吉公司在全球食品行業銷售收入1,147億美元,營業收入32億美元。“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做投資時,會去搜索那些最契合公司戰略大局的項目。嘉吉一旦決定要投資,就一定會把項目做大,越大的項目我們越擅長。但在每一大筆投資背后,都有著最細致的調查分析,這是我擔任公司顧問的職責所在,我會全力以赴。”Wathne說。
“水產行業的產業鏈是相對開放的,我們接手后會讓其更加精簡。未來幾個月,我與我的團隊會細心地考察調研,一步一腳印地做,從最佳切入點開始。”Wathne說,“這(投資水產)將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要率先找到最能體現附加值的產業鏈環節。我們雖然精通水產飼料,但產業鏈下游還算陌生,跨度有點大,對于嘉吉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好在一點,在其他動物蛋白(如牛肉)業務上,我們有豐富的經驗,把這些成功的故事告訴水產行業,以此贏得他們的信任。我們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習慣做了初期調查,比如88%的美國人愿意為認證的水產品掏腰包。我們一定會讓消費者信賴我們的海產品,就像他們信賴我們的其他農產品一樣。”Wathne說。
并購與合資
Wathne表示,嘉吉會優先考慮整體收購,但也不排除探討合資或參股的可能性。“越大的項目,我們越喜歡。2015年我們花了15.8億美元收購三文魚飼料產商EWOS集團,成為嘉吉史上第二大的投資項目。”
想收購三文魚企業,手里必須有大筆鈔票。現下三文魚公司估價都很高,尤其是挪威的,國際上也有很多大企業(如澳洲Tassal,加拿大Cooke)也在考慮收購三文魚企業。
而對蝦板塊尚處于整合初期,相對不難么集中。“如果你在全球市場上看,對蝦的價格相對其他時期要高,所以最近很多投資者在關注蝦企的動向,伺機買斷。”
“嘉吉要投資水產養殖業的決心很大。我們不會甘心投了很多錢,最后只做小股東。既然投資,我們就傾向于擁有絕對的控制權。”Wathne說,“但在海產板塊,嘉吉唯獨不考慮投資捕撈漁業。”
繼續擴充飼料板塊
對于優勢的飼料業,嘉吉業在考慮擴大規模。八月初,嘉吉在印尼投建了一處科技應用中心(TAC),這是嘉吉繼泰國、印度和越南后的設立第四處水產養殖服務平臺,旨在為養殖戶提供培訓,創建交流平臺,提升養殖管理水平。嘉吉稱將在中國和越南建設更多類似中心機構。
嘉吉公司更愿意在創新性飼料技術(比如,沼氣轉換技術、昆蟲蛋白)上投入資金。嘉吉曾投資了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家科技公司Calysta,利用沼氣轉換技術生產魚粉和魚油替代品;另一案例是嘉吉與美國蒙大拿州農戶合作,生產轉基因油菜,提取不飽和脂肪酸(Omega-3s)。
“嘉吉在DHA和EPA替代品研究投入了不少資金。我們要告訴業內,只要能規模化生產,這些替代品的價格會比魚粉魚油更便宜。”Wathne說,“價值鏈上游的諸多信息沒法向消費者傳遞,而我們正要填補這片空白。如果我們做到了,我們就是一家優秀的水產企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