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重慶晚報:華龍網訊(記者 鄒輝)記者日前從市農業局獲悉,包括鱘魚、羅非魚等外來魚,如今有20種以上在我市繁衍生息。
最先“游”到重慶落戶的是羅非魚家族的福壽魚,之后還有其四五支“旁親”。另有美國斑點叉尾(俗稱)、大口胭脂魚、加州鱸以及來自俄羅斯、歐盟的魚種。
國內其他地區的名優魚種也來重慶安家,如南方大口鯰、鱖魚、武昌魚、湘云鯽等。黃臘丁、大口鰱、中華倒刺巴等長江野生魚,目前通過人工繁殖后已能規模養殖。
據市農業局人士估算,地產名特優魚目前占重慶漁業總產量的20%。市民對外來名貴魚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重慶機場人士介紹,平常每天有2噸—5噸進入重慶空港,像春節這樣重大的傳統節日,最多時一天超過10噸。其中,“兩廣”的鱖魚和鱸魚占了大頭,還有湖北等地雜交鱘、紅鱒等。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