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挪威冷水蝦產量翻倍,俄羅斯擴充捕撈船以填充其國內需求,未來國將成為凈出口國,在北歐、東歐商家看來,中國的需求將是維持價格的砝碼。
文:Neil Ramsden,Tom Seaman
譯:胡路怡
2018年,巴倫支海(挪威)冷水蝦捕撈產量有望突破3萬噸(目前產量超2.4萬噸),較2017年(12,748噸)翻一倍以上。今年年初至十月中旬,挪威已出產去殼熟凍冷水蝦15,031噸,去年同期僅5,611噸。
今年,北歐的加工企業今年抬高了原材料收購單價,冷水蝦原材料單價為NOK 29.87/kg,較去年上漲31%,一些挪威的鱈魚捕撈船改業去捕撈蝦類。挪威大型加工企業Stella Polaris公司CEO表示,出口單價也要上漲10%。“在這種價位下,挪威、冰島和加拿大企業很難保持可持續的利潤,好在市場還能接受價格的上漲。”
2014年起,俄羅斯暫停了與加拿大的貿易,其一半左右的市場被丹麥格陵蘭出口商填補。另一方面,國內市場出現的空缺,激發漁業公司增添捕撈船只,增加巴倫支海和鄂霍次克海的冷水蝦捕撈產量。
2015年以前,俄羅斯并沒有巴倫支海冷水蝦的捕撈業務;2016年首艘冷水蝦捕撈船下海,2017年又增添了3艘,2018年增添10艘;在遠東地區,俄羅斯企業Boss Crevetos從挪威購買了一艘漁船,年產量從1,000噸提升至3,000噸。
今年,俄羅斯冷水蝦的產量已超過1.2萬噸,今年全年產量有望達到1.5萬噸(2017年僅2,500噸)。俄羅斯進口商Agama Group 銷售總監Igor Salagaev表示:“俄羅斯內銷市場發展很快,2013年進口2.6萬噸冷水蝦,2017年銳減至9,000噸。以前我們從丹麥格陵蘭采購,現在看來,丹麥很快就要失去俄羅斯市場。”
“價格太高,是丹麥冷水蝦最大的問題,甚至比俄羅斯本地的還要貴25%。看得出俄羅斯近幾年的需求不足(內需填補),從前做進口業務的Agama,考慮轉型做出口,中國是我們未來最重要的市場。”Salagaev稱。
另一丹麥出口商表示,俄羅斯增加了巴倫支海捕撈船,填補了國內市場,就不那么依賴進口了,但長期來看,國際市場走勢如何還很難說,因為挪威正在加大中國市場(帶殼蝦)銷售力度。
巴倫支海冷水蝦捕撈限額為7萬噸。2019年,在鱈魚配額削減的背景下,將有更多的船隊開啟冷水蝦捕撈作業,挪威冷水蝦的出口量或提升15%。價格依舊是最關鍵因素,俄羅斯市場趨近飽和,中國需求將是支撐價格的重要砝碼。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