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駐華大使表示,中挪自貿協議最早明年第三季度落實。為繼續打開中國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挪威應積極生產大規格三文魚。中國政府精簡檢驗檢疫流程,減少清關時間。
文:UCN
譯:胡路怡
克服了重重進出口政策障礙之后,挪威期待與中國早日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徹底打通海產品出口通道。挪威駐中國大使Gustav Solvang表示,“下一輪中挪自貿談判將于圣誕節后在挪威奧斯陸舉行,2019年第三季度,自貿協議將基本達成。”
“實現海產品進出口零關稅是挪威的最終目標,更多的優質海鮮將以低廉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Solvang說。
2025年,挪威欲向中國出口15.6萬噸三文魚,占中國市場份額的65%。不過,中國買家對大規格產品(6-7kg)情有獨鐘,而挪威出產的三文魚主要以中等偏小規格為主。“挪威可以占據更大的市場,但前提條件是挪威生產商必須養大魚適應中國市場需求;另外魚肉的顏色也很關鍵。”上海加工企業Fjord Food高管Joseph Xu稱,“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三文魚的產地。以往許多的產品經香港分銷到內地各城市,可追溯性比較差。為避免此現象重演,挪威向中國內地城市空運三文魚的成本要大幅降低。”
就此,挪威三文魚生產商Ocean Supreme公司表示將提高6公斤以上大西洋鮭比例,迎合亞洲市場需求。“大規格三文魚需求量的增幅,超過了全球產量增速。全年大規格三文魚的全球需求量16萬噸,盡管今年全球產量增至240萬噸,但許多生產商依然受限于嚴格的政府管控,沒法繼續提升產品供應。”CEO Botholf Stolt-Nielsen稱,“大魚的價格肯定會更高。中國消費者喜歡肉色偏紅的三文魚,許多人認為肉色約紅就越健康。”
每年從青島進口的冷凍海產品數量都在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增量來自挪威。為加速進口清關速度,中國政府簡化了通關檢驗流程。以青島海關為例,越低風險的海產品抽檢率也就越低,越高風險抽檢率相應提升;對于新品種的進口,中國政府一般要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
但檢驗檢疫的效率大大提升了,清關時間大幅縮減。今年四月份,中國多個邊檢部門開始整合,海關總署的有關部門與國家質量監督局和檢驗檢疫局開始合并,預計明年才能完成整合,整合以后,該走的程序還要繼續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