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渤海水產網:昨日從市供銷社獲悉,福建 泉州石獅市興翔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立,這是石獅市第二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第一家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石獅市新農村建設的又一成果。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石獅大地的興起,正在成為海峽西岸石獅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新看點。
該社由永寧鎮港邊村8戶海產養殖專業戶自愿合作成立,注冊資金80萬元。該合作社正在與廈門海洋研究所合作,進行了刺松藻、羊棲菜等高值海藻類水產品的人工養殖試驗,他們已將野生的海藻苗夾在PP繩上,任其生長,現在已經看到了成功的曙光。該海產養殖業的科技項目,已列入2007年石獅市科技計劃項目,并獲3萬元的科技三項費用資助。目前,國內尚無刺松藻人工養殖的先例,一旦該項目獲得成功,將是福建省和全國海產養殖項目的新突破。
這些港邊村的海產養殖專業戶們現擁有淺海域人工養殖海蠣面積約2000畝,他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海產養殖經驗。但由于海蠣市場銷售價格持續走低,每畝海蠣養殖收入約1500元,養殖周期約1年時間。對比養殖刺松藻類等海藻水產品,每畝養殖收入約為5000元,養殖周期小于4個月,是收益高、周期短的新型海產養殖項目。石獅市第一家海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將在人工海藻類養殖成功的基礎上,逐步轉產進行海藻與海蠣分季節套養,一旦現有的水產養殖海域面積全部轉產成功,興翔水產養殖專業們將會在一年內增收近1000萬元,此舉有利于促進石獅市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
據海產養殖專業戶介紹,海藻類養殖與養殖海蠣較為類似,原海面上養殖海蠣的大量PP滌綸繩、浮球等,均可重新使用,無須更換,并可節約轉產成本,還有其他的養殖工具,均可利用。
永寧港邊的海產專業戶們深思熟慮地改變農業經濟增長點,把石獅市第一家海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成立,看作是農村經濟戰略優化調整的一次重大機遇,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代農村經濟的新平臺上,加強與科研院所的研發合作,利用科技的威力,把現有的海產養殖業做優做精,使石獅市的海產養殖業向規模化、科技化、效益化。
興翔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確定海蠣養殖向海藻養殖的產業結構調整中,也承擔著一定的轉型風險,但其方案經過可行性評估,并經國家級海產研究專家學者的充分認可,現在已經勝利在望了。他們還將普及和推廣這種新興的海產養殖技術,讓更多的村民們受益,共同走向富裕的道路。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