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農產品加工網:———以羅非魚為主的淡水養殖繼續快速發展。在2006年新增羅非魚養殖面積3萬畝的基礎上,繼續實施羅非魚行動計劃,羅非魚生產形勢喜人。1月~11月,羅非魚產量19.9萬噸,同比增長38%,占全省淡水養殖總產量的78%。預計到年底,新增羅非魚養殖面積4萬畝,新增產量3萬噸~5萬噸。
———水產品加工出口持續大幅度增長。水產品加工業緊緊圍繞發展創匯漁業,加快水產品出口加工能力建設,文昌等市縣新建水產品出口加工企業5家,新增加工能力5.8萬噸。羅非魚和對蝦作為省水產品出口的拳頭產品,1月~10月,羅非魚出口量4.4萬噸,出口額1.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5.3%和48.3%;對蝦出口量1.8萬噸,出口額1.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2.6%和27.9%。
———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穩步發展。1月~11月,海水養殖產量18.5萬噸,同比增長14%。深水網箱基本穩定在800口左右,在陵水、臨高、三亞、昌江和海口5個市縣建立6個養殖基地。
———外海捕撈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過近幾年的伏季休漁,中上層魚類資源得到較好恢復,北部灣、清瀾、陵水、三亞等傳統漁場汛期較旺。1月~11月,海洋捕撈產量118.7萬噸,同比增長12%。今年以來,赴西、中、南沙捕撈的漁船增多,捕撈產量同比增長9%。臨高縣發揮補給船的帶動作用,組織近20艘漁船長期在“四沙”漁場作業,拓寬了捕撈生產空間。
——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在全省范圍內實施“海洋環境保護行動計劃”,深入開展一系列海洋環境宣傳、教育、保護和綜合治理活動,社會反響很好。省及市縣海洋環境監測能力得到加強,目前全省有10個沿海市縣成立了海洋環境監測站。《海南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即將提交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進行了《海南省珊瑚礁保護規定》的修訂工作。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