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養殖的未來?正大的Bangsrakao養蝦場面積為960000平方米
來自the fihs site的消息,正大宣布:計劃未來五年內在泰國停止在戶外設施養蝦。
“目前,泰國15%-20%的農場是室內農場。”水產養殖業務執行副總裁Premsak Wanuchsoontorn表示,“我們預計可能在未來5年內實現全面轉型。”
Wanuchsoontorn近期宣布了這一消息,作為一份聲明的一部分,該聲明解釋了該公司在Chantaburi Bangsrakao的一個模型室內RAS(循環水養殖系統)養蝦場的投資,該養殖場的建立是為了展示高生物安全技術和環保實踐的優勢,不僅是為了確保更好的蝦的健康,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可追溯性和可持續自然資源消耗的需求。
室內循環水養殖允許有機蝦生產
這個面積為960000平方米的農場配備了超濾(UF)系統,孔徑為0.02微米,可以有效過濾病毒(典型的病毒大小在0.02微米-0.2微米間)。此外,它使用生物絮團技術來改善水質,并為蝦提供額外的飼料來源。
“這兩種技術不僅可以確保零廢水,還可以防止疾病帶來的商業風險。它將保證在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生產新鮮和安全的蝦。”Premsak說。
根據Premsak的說法,水處理技術還提高了作業的生產能力:每個rai(泰國常用面積單位,1 rai=0.16公頃)產量高達8噸蝦(3333kg/畝),而傳統系統每噸產量為3噸(1250kg/畝)。
他補充說,未來養蝦將更加依賴自動化來節省工時和減少污染。Bangsrakao農場現在配備了幾個自動系統。
“由于投資高,養蝦戶不愿投資封閉式室內農業。 Bangsrakao的農場正致力于降低成本的技術。我們相信,最終所有養蝦場都將成為室內農場,以減輕疾病風險。”他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