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兩大經濟都將海產品列入征稅清單,引起大西洋兩岸水產企業的擔憂:海產品供給是全球性的,不應成為政治犧牲品。
文:Dan Gibson
譯:胡路怡
4月18日歐盟公布一份美國進口商品征稅清單,考慮對狹鱈、真鱈、三文魚、龍蝦、魷魚、扇貝等年貿易額約8.4億美元的海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給大西洋兩岸的加工商和生產商敲響了警鐘,沒有人能從這場災難中幸免。
冷凍狹鱈是迄今為止歐盟從美國進口最多的海產品,一旦歐美開打貿易戰,這個產業受傷最為嚴重。丹麥海產品協會主席Peter Bamberger告訴UCN,“斯堪的納維亞和德國是美國狹鱈重要的加工產地,好幾家進口商從阿拉斯加購買相當數量的狹鱈,貿易戰將導致歐洲狹鱈供給進一步短缺。在原材料價格高速上漲的背景之下,加工和零售端的壓力越來越大。”
“活龍蝦的供給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很多歐洲企業過于依賴美國原材料。蟹肉的貿易也不容易,中國蟹肉經美國賣往歐洲,對于經銷商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美國扇貝在歐洲市場上早有一席之地,雖然中國、加拿大和日本也能填補這份空白。海產品貿易是全球性的,我們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被當槍使,我們不應該成為犧牲品。”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魚是經MSC認證的,深受歐洲人的喜愛,這個板塊也會出問題。丹麥三文魚可能被美國征稅,這是我們最擔心的。”
“我能確定的是,即便歐盟對美國征稅,也不會對‘無關稅進口配額’(ATQs)下手。另外,英國脫歐也會嚴重影響歐洲加工業,2019年充滿了不確定性,尤其是原材料供給。一旦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我們不得不開放其他產品市場,物價上漲將無可避免。”Bamberger說。
與Bamberger觀點一致的還有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國家漁業協會(NFI)。NFI發言人Gavin Gibbons強調,歐美貿易戰將是雙方的損失,它只會抬高海產品價格,削減餐廳和超市的商品選項。
“與此同時,歐盟的消費者被剝奪了他們期望的東西:高品質、美味的美國海鮮。看到辛勤工作的美國生產商在政治斗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我們感到非常失望。“他補充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