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目前中國產魚的10%關稅提高到25%,羅非魚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將再次受到打擊
預計2019年羅非魚對美國的銷量下降, 如果目前中國產魚的10%關稅提高到25%,那么羅非魚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將再次受到打擊,由于關稅升級預期,2018年最后幾個月貿易強勁,拉丁美洲,東南亞和非洲作為養殖羅非魚的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相對重要性繼續增加。預計2018年全球羅非魚產量將繼續增長3-4%左右,達到630萬噸,盡管總體增長正在放緩。由于埃及,印度尼西亞和巴西等較小的生產國相對較快地增加產量,預計中國最大企業的總產出份額將下降。
根據最新的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調查數據,預計2018年中國羅非魚收成將達到175萬噸。年末報告顯示,主要產區的一些農場經歷了大規模死亡。一段時間異常寒冷的天氣,但損失的全部程度尚不清楚。在亞洲其他地方,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的總產量預計在2018年總計約133萬噸。這些國家在尋找新市場以抵消對美國的出口下降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是,新關稅制度帶來的明顯機會及其抑制中國在美國市場占主導地位的潛力可能會減少這種搜索的緊迫性。
根據GAA估計,拉丁美洲羅非魚產量預計將持續增長至2020年。巴西2018年的產量估計數為39萬噸,墨西哥為7.5萬噸,哥倫比亞為7.2萬噸。受美國需求下降的影響,拉丁美洲羅非魚公司已開始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關注,以補充其出口業務。在旨在促進消費的策略的幫助下,消費者對南美洲羅非魚的接受度繼續增長,例如最近由墨西哥海產業發起的運動和危地馬拉2018年11月首次慶祝國家羅非魚日。
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供應仍然是國際羅非魚貿易中最重要的一段距離,但美國人均羅非魚消費量正在下降,因為它正努力與其他海產品競爭。科特迪瓦和布基納法索等非洲市場正在吸收以前運往美利堅合眾國的一些中國市場,而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的產量增長越來越多地針對國內和區域市場。
拉丁美洲羅非魚養殖者看到對美國市場的出口下降,該市場已經停止購買羅非魚片。在2018年的前九個月,洪都拉斯,厄瓜多爾和哥斯達黎加的價值和數量都與2017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而巴西和墨西哥的出口量較低,價值較低。與此同時,哥倫比亞羅非魚對美國的出口量增長了10.5%,價值增長了11.6%。作為在國家一級協調的商業戰略的一部分,哥倫比亞也于11月開始向冰島出口新鮮的優質羅非魚。
根據NOAA,與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前三季度美國羅非魚進口量和產量分別下降了2.4%和1.84%。從中國進口的羅非魚占美國羅非魚進口量的62%,羅非魚被列入新關稅制度的公告引發了2018年第四季度的一系列活動,推動價格暫時上漲。然而,原本預計于2019年1月生效的羅非魚進口關稅增加到25%,現已推遲到3月份,由此導致的價格下降可能對現在大量庫存的批發商產生負面影響。
國家漁業研究所(NFI)于2018年底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與其他海產品如鮭魚相比,美國羅非魚的受歡迎程度明顯下降。在2017年(最后一年),羅非魚和鮭魚的消費量估計為每年人均1.08千克和2.41千克,數字表示羅非魚為8.5,鮭魚為10.6。
在審查期間,歐盟28國的羅非魚進口量以歐元計算下降了16%,這表明針對該市場的羅非魚營銷商面臨持續的挑戰。據歐盟魚類加工商和貿易商協會(AIPCE-CEP)稱,歐盟28國僅占全球羅非魚供應量的1%左右,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冷凍魚片。進入歐盟28國的中國原產羅非魚單位價值同比保持穩定,2018年前三季平均每公斤2.25歐元左右。
進入美國的冷凍中國羅非魚的平均單位價值在2018年的前九個月為每公斤1.71美元(CIF),與2017年同期的每公斤1.67美元相比略有增加,但顯著下降2014年的峰值為每公斤2.22美元。下降的趨勢反映了美國重要市場需求的減少,而過去幾年的相對穩定主要是中國努力尋找替代市場的結果。與中國出口市場多元化相反,拉丁美洲的出口商仍然非常依賴美國市場,而過去幾年的價格下跌意味著這些地區出口羅非魚的很大一部分正在虧本出售。美國進口商匆忙超過預期的關稅增長也導致中國工業出現一些中斷,據報道,由于美國鉛需求,批發價格在11月飆升。
2019年頭幾個月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談判結果將成為全球羅非魚市場的一個關鍵焦點,因為任何延遲,減少或取消中國羅非魚進口關稅25%的決定都將是對更廣闊的市場有重大影響。如果關稅確實在2019年3月生效,那么中國在美國市場份額的下降可能會加速。與此同時,拉丁美洲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商將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來利用這一機會,因為他們通常會盡量避免直接在中國羅非魚占據的部分中競爭。同時,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東亞和東南亞的發展中地區,預計羅非魚作為食用魚的重要性將繼續增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