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son Huffman
譯:胡路怡
或許很多業內人士不愿意相信,甚至還持樂觀態度,但UCN了解到,先前被美國政府豁免的冷凍真鱈、狹鱈、黑線鱈很可能再次被征25%關稅。
5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一份最新的中國進口商品征稅清單,涉及價值3,000億美元的商品,三文魚、真鱈、狹鱈、黑線鱈等商品在列(下圖)。
不過,USTR在報告中補充了一句:
Product exclusions granted by the Trade Representative on prior tranches from this investigation will not be affected.
這句話的意思是:“貿易代表本次調查前授予免稅的產品將不會受到影響。”
美國國家漁業協會(NFI)發言人Gavin Gibbons認為,“這可能是政府寫通知時犯的一個錯誤,因為這次事件的處理過于緊迫。USTR可能最終會恢復一些產品的豁免權,我們正在向政府澄清,美產的海產品,如鱈魚、三文魚,將繼續免稅。”
但是,一位資深人士表達了不同的意見,他相信政府并沒有犯書寫錯誤,USTR在其最新的關稅提案中使用的語言表述,很明顯是有意將這四種魚類推向風口浪尖。
“USTR建立了一套正式程序,美國實體可以通過該程序要求某些產品被‘排除’在征稅名單之外。例如,這次的通知說將免除21種特定商品的關稅,但不包括海產品。”他說,“去年9月份,應阿拉斯加州議會代表的要求,USTR刪除了部分征稅海產品商品名錄,但政府文件卻沒有特意提到任何魚類產品。”(文件中特別提到某些消費電子產品,如智能手表和藍牙設備; 制成品、紡織品和農業的某些化學品; 某些健康和安全產品,如自行車頭盔;以及兒童安全家具,如汽車安全座椅和游戲圍欄等,不被加征關稅)
201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加工野生三文魚46,244噸,價值2.94億美元;進口真鱈45,980噸,價值3.21億美元;進口狹鱈26,201噸,價值6,640萬美元;進口黑線鱈13,816噸,價值8,800萬美元。
這四種產品的進口額總計7.7億美元。
6月17日舉辦聽證會
但是,要關稅豁免也并非不可能。
USTR規定,6月10日是公開聽證會提交上訴申請和證詞摘要的截止日期,6月17日是提交書面意見的截止日期。6月17日當天,301條款委員會將召開公開聽證會,聽證會結束后的七日將是提交反駁意見的截止日期。
“屆時,USTR將對豁免關稅的一些事項進行解釋,進一步澄清哪些商品確定被排除在征稅名單之外。”上述消息人士稱。“預計多個海產企業將出席華盛頓舉辦的聽證會,爭取恢復多種魚類的關稅豁免。”
但是,另一些團體,如海上加工協會(At-sea Processors Association)、太平洋產品加工協會(Pacific Seafood Processors Association)和捕撈船聯合會(United Catcher Boats )將表示支持政府對進口阿拉斯加狹鱈加征25%關稅。
有證據顯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大部分狹鱈的原材料產自俄羅斯,且經過二次冷凍,因阿拉斯加狹鱈與俄羅斯狹鱈的HTS碼(統一關稅編碼)相同,容易被人渾水摸魚。
上周五,海上加工協會持續發展和公共事務總監Matt Tinning告訴UCN,“我們贊賞政府將狹鱈納入25%征稅商品清單,我們強烈支持自由貿易,但貿易的前提必須公平。只要中國對美國原產狹鱈行使懲罰性關稅,我們就會支持自己的政府。”
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狹鱈魚片和邊角料制成的白魚粉分別被中國征收32%、27%稅率,貿易戰前二者的稅率為7%、2%。
“盡管我們的會員公司稱,中國進口商吸收了絕大部分關稅,但雙邊的貿易并不均衡。”Tinning稱。
不過,樂觀看來,距四種魚類加征25%關稅的政策落地時期尚有數月,可為貿易雙方預留充足時間來達成協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