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漁業政務網:11月24日,由福建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和集美大學水產學院共同承擔的“大黃魚分子水平種質標準和鑒定技術研究”可研報告通過專家論證。
據了解,該項目將對野生大黃魚和養殖大黃魚的遺傳多樣性進行比較,確定野生大黃魚的遺傳結構。在前人已建立大黃魚種質標準的基礎上,建立大黃魚種質的分子遺傳標記,完善種質標準等主要內容進行研究。其研究結果將為大黃魚在種質保護與鑒定、苗種增殖放流及人工養殖管理方面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會上,來自上海水產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廈門大學等單位的專家仔細審閱了項目組提交的可研報告,認真聽取了匯報,經質詢和討論后通過該可研報告,并達成一致意見。專家組認為,開展這個項目的研究對大黃魚種質資源保護和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人工繁殖的親魚,放流魚苗建立相關數據庫的技術路線合理可行;對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20多年大黃魚人工繁殖和養殖的經驗和技術、集美大學水產學院厚實的魚類(大黃魚)分子生物學研究基礎、經驗積累和先進的實驗設備表示肯定。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