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出口企業將優質水產品銷往本地市場。
作者/ Dan Gibson
大量俄羅斯優質原料魚出口到中國、越南等加工產業發達的國家,制成高附加值產品,再轉銷到歐美,導致俄羅斯本地供應品質下降,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為吸引俄企回歸到內銷市場,俄政府決定出臺稅收優惠政策,讓更多優質魚類留給俄羅斯消費者。
俄羅斯聯邦漁業機構主席Ilya Shestakov稱,“我們的消費者早已厭倦了吃有質量問題的水產品,我們必須提供更好的產品。我們最好的產品都用來出口,西方消費者購買力增強,愿意為優質產品支付額外價格。”
“企業都是逐利的,如果沒有收益保證,許多公司不一定會響應政府號召,去發展內銷市場。很快,政府將出臺減稅政策,協調出口比例,讓更多優質水產品向內銷市場供應。”Shestakov說。
為提升國內供應,俄羅斯政府一直想發展深海捕撈產業,政府已投資建造了三艘大型船只和五艘中型船只,探索深海捕撈的可行性。另外,發展本國的附加值產品加工鏈也是提升優質水產品向本地市場供給的手段。Shestakov說。
“我們在運輸船上安裝了許多現代化設備,包括最先進的制冷系統,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產品質量。”而對于認證水產品提升質量的說法,Shestakov持保留意見。
“在俄羅斯,MSC認證尚未成為一套質量標準。你可以獲得產品認證,但并不意味著你的質量就一定會提升,認證只能證明捕撈方式的可持續性。”Shestakov說,“當我們考慮對認證漁業進行管理時,必須非常謹慎,因為我們必須先確保足夠的產量來養活人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