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方都市報:廣東20多座水庫發現藍藻 如暴發危害將大過江蘇
(記者 劉榮 吳旦穎)廣東全省發現20多座大型水庫有藍藻,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發生大危機。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李粵安提醒全省各地,防止發生大規模的藍藻危機事件。
藍藻如暴發危害大過江蘇
昨日,廣東省首次節水型社會建設暨試點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深圳舉行。主持會議的李粵安在談到節水工作可能會興建大型水利工程時,認為大型水利工程有利有弊,特別是過度興修大型水利破化了原有生態,可能會導致更大的災難。他舉例說,今年太湖藍藻污染暴發事件,除水污染之外,過度大興水利工程也是導致其大規模暴發的原因。
在談到藍藻的危害時,他透露,目前在廣東有20多座大型水庫也發現了藍藻。“廣東出現藍藻,如果真的暴發,速度和危害可能會更大,因為廣東相對江蘇來說,溫度高,日照強,都非常適合藍藻生長。”他說,廣東及時采取措施,提高警惕,防止類似太湖藍藻污染暴發事件的發生。
但李粵安沒有具體透露哪些水庫發現了藍藻。
廣州水庫尚未發現藍藻
藍藻是一種原始而古老的藻類原核生物,常于夏季大量繁殖,腐敗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水利專家呂品祥說,只要出現了藍藻,就說明這座水庫已經受到污染了,特別是現在冬天很快就要過去,春天即將來臨氣溫升高時,更應該警惕藍藻暴發,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設想。
廣州市水利局水資源處負責人表示,目前廣州市因為水體交換比較快,因此包括黃龍帶和流溪河兩大水庫在內都沒有發現藍藻。但廣州也有這方面的擔憂,目前市水利局正和暨南大學合作研究消滅控制藍藻的課題。“如果發現,一定會及時向公眾公布。”
東江取水為何限量106億立方米/年
又訊李粵安昨天還談到最近備受關注的《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并解釋了為什么年最大取水量鎖定106億立方米。
他說,在上世紀80年代,廣東省沿線各市區從東江取水一年只有40億立方米,而到了2005年統計發現,取水量達到了89.5億立方米,且農業用水占有量已經從當年的70%下降到了40%.為了更有效利用水資源和加大對原生態的保護,這次廣東省決定對東江流域水資源進行分配。最大取水量鎖定106億立方米,就是為了保護東江,維系水源生態。因為106億立方米正好占整個東江水資源的33%,取水量超過總量的1/3,可能就危及到水源生態。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