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海產品正關進口額突破70億美元,增長32%。
作者/ Louis Harkell
編譯/ 胡路怡
2019年上半年,中國海產正關進口(不包括魚粉和腌制海產品)數額達到70.3億美元,同比增長32%,比2017年上半年翻了一倍(下圖),這也是連續三年內實現兩位數的快速增長。而正關進口的增長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從越南邊貿轉化而來,中國政府發力打擊走私對規范海產品進口起到了積極效果。
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蝦蟹類的進口仍然是支持增長的主要動力,上半年正關進口的冷凍暖水蝦達到253,823噸,比去年同期上漲283%,進口總額達15.5億美元,同比增長223%。冷水蝦的進口總量達到22,597噸,進口額1.21億美元,量額同比下降12%。
另外,波士頓龍蝦、澳洲巖龍蝦、新西蘭龍蝦、帝王蟹的進口也創下新高。巖龍蝦的進口額達5.3億美元,同比增長15%;波士頓龍蝦進口額達2.39億美元,增長9%;帝王蟹進口額達4.13億美元,增長1%。
以上五類甲殼動物的進口總額達到28.6億美元,占全部海產品進口額對的41%。
上半年魚類的進口也大幅的增長,其中巴沙魚進口額為1.44億美元,增長27%;冷凍比目魚進口額1.59億美元,增長44%。
冰鮮三文魚的進口額3.57億美元,增幅僅5%,這個數值反映出大部分三文魚進口已完成了邊貿向正關的轉型。
今年,挪威海產局向中國發力推廣青花魚(鯖魚)產品,取得了積極的成效,該品種上半年進口額1.1億美元,同比增長46%。但部分進口的青花魚經中國工廠加工后,再次出口到海外。
上半年進口額1億美元以上的品種
野生真鱈、狹鱈、黑線鱈、鲆鰈類和魷魚等品種進口額的變動與原材料價格直接相關(下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