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央視致富經:上海的銅川路水產市場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11月正是大閘蟹上市的時候,銅川路上的水產攤位前都擺著一袋袋的螃蟹。每年3兩以上的螃蟹在這里都能賣上個不錯的價錢,可是要說起個頭小的螃蟹,卻讓這里的商戶感到頭疼。
水產商戶:“現在1.8兩的螃蟹一般在21元至22元,二兩的母蟹大概在24、25元,2.5兩的母蟹大概在30元左右。像這種就是七八元一斤的,最小的。”
水產商戶:“個頭大的利潤高了,個頭大的利潤高呀,差價大呀,小螃蟹的利潤0.5元到1元,最多了。”
對于銅川路的這些水產商來說個頭小的螃蟹都是上貨的時候搭配的著上來的,但螃蟹養殖,個頭總有大小,就在上海市的崇明縣,這種賣不上價的小個螃蟹,有時竟占到產量的百分之五十,這樣養螃蟹,能賺錢嗎?
上海市的崇明縣是長江入海口處的一個島嶼,縣里的很多人都在做著螃蟹生意。因為是長江的入海口,水質偏咸,雖然這里有養殖螃蟹的傳統,但在這種水質的水養出的成品蟹,卻是小的多大的少。
養殖戶顧惠明:“水面如果差一點的話,那個小螃蟹的比例就多了,有的可以達到50%,那個量還是比較大。”
沈亞達在崇明縣養了十幾年的螃蟹,曾經因為養出來的螃蟹個頭參差不齊,讓他覺得很苦惱。
養殖戶沈亞達:“我們這里養蟹呢,水質不是很好,所以說我們養出來的螃蟹大的也不多,小的很多的,像這個規格比較多,所以我們出來之后呢,真正供應市場上需要量不多的。”
過去因為市場緊俏,沈亞達的螃蟹雖說個頭小一點,但是賣個差不多的價錢,總不至于虧本,但2002年以后,全國養螃蟹的地方越來越多,各地都爭著養大螃蟹,特別是受到周邊的陽澄蟹、太湖蟹的沖擊,崇明縣的小螃蟹就越來越不值錢了,2004年的秋天,沈亞達和家里人一起把池塘里的螃蟹撈了上來。可是送到市場才發現,市場上的行情和他們想象的大相徑庭。
養殖戶沈亞達:“我們市場不是很景氣的,越是小的,越是在市場上不受歡迎,因為大螃蟹價格低了,小的就更加不受歡迎了。”
可螃蟹撈了上來,就必須要想辦法賣出去,因為螃蟹在捕撈運輸到市場的過程中已經把肚子里的水分吐出來了,如果這時再放回到水里去,螃蟹的死亡率就會達到30%以上。所以對像沈亞達這樣的養殖戶來說,只要撈上來的螃蟹不管市場上價格好壞都要在當天賣出去。
養殖戶沈亞達:“最低的時候五六元錢,5元錢左右一斤,小的,5元錢一斤是最低的時候。”
小螃蟹5塊錢一斤,這樣的價錢對于沈亞達來說就意味著要用這一池大螃蟹賺到的錢,來彌補小螃蟹賣不上價而造成的損失。這樣一來,辛苦一年,錢卻沒有賺到。
養殖戶沈亞達:“就是保本保得住的,畢竟還有一點大的嗎,這個小的留下來了,便宜一點,大的價格好一點嗎。那個就沒有效益了,沒有利潤了嗎。”
從2002年起這種小螃蟹賣不上價的情況在崇明縣就愈演愈烈,很多螃蟹養殖戶都遇到了和沈亞達一樣的問題。
養殖戶楊超:“小螃蟹的價錢很低,大螃蟹價錢也不高的,像前幾年,這個價錢賣了,我們是效益不夠嗎,要虧本的。”
正在大伙都在為小螃蟹的價格不知所措的時候,縣里有一個叫倪敏的年輕人卻打起了小個螃蟹的主意。
蟹粉加工廠廠長倪敏:“我們上海的老百姓,在很早以前,就自己在家里邊買了小螃蟹做蟹粉。”
蟹粉是上海一帶的人加工螃蟹的一種做法。就是要把螃蟹肉挑出來,然后和各種佐料在油里炒制,加工到這種程度后,冷卻裝瓶就是成品蟹粉了。(特效)這樣加工出來的蟹粉可以做餡料包包子,也可以在炒菜的時候加進去做輔料。一般淮陽菜和粵菜里用蟹粉的都比較多。
廚師黃兵:“這個蟹粉有好多種做法,就是像現在臺上做的蟹粉豆腐呀,蟹粉炒蔬菜呀,蟹粉炒飯呀,都常見的,常用的。”
蟹粉在餐飲里用處很多,但是因為螃蟹有季節性限制,所以很多酒店到了沒有螃蟹的的季節就沒有蟹粉可用了。倪敏正是覺得當地小螃蟹多,有這樣的資源,而蟹粉用途又廣泛,于是2005年他籌集了一些錢開了一家蟹粉加工廠。
蟹粉加工廠廠長倪敏:“在養螃蟹的時候,它既有大螃蟹,又有小螃蟹,大螃蟹的價格是可以的,但是小螃蟹的價格是比較低的。”
小螃蟹因為規格不夠在市場的賣價低,但是質量卻并沒有問題,而蟹粉正是要在炒制的過程中把蟹肉搗碎,所以只要螃蟹是新鮮的,個頭大小并不影響蟹粉的質量。小螃蟹反而因為價格便宜倒成了制作蟹粉的低成本原料。
蟹粉加工廠廠長倪敏:“對于我們加工來說呢,只要能達到這個肥滿度,大螃蟹跟小螃蟹做出來的蟹粉的質量是一樣的,所以說我們廠里邊,就是考慮生產成本的話呢,肯定是選擇小螃蟹的。”
經過一年的準備和試驗,2006倪敏的加工廠開始大規模的生產蟹粉了。
在工廠里,制約生產速度的就是挑蟹肉的過程。因為在國內生產蟹粉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還不能做到機械化。
蟹粉加工廠廠長倪敏:“日本有這個機械,但是它是一個大的蟹,是阿拉斯加的,就是深海的蟹了,它是很大很大的,它是可以用那個蟹加工的,但是我們這個螃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機械加工的一套工具。”
為了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螃蟹肉挑出來,倪敏請了很多熟練工來挑蟹肉,現在工廠里的熟練工人一天可以挑出15斤螃蟹的蟹肉。
因為蟹粉廠需要足夠多的小螃蟹作為原料,所以蟹粉加工廠收購小螃蟹的價格要比市場的收購價高出3到5塊錢。
養殖戶顧惠明:“這個15元什么的,要比市場好一點嗎。”
養殖戶楊超:“現在10多元,現在小螃蟹也可以賺一點錢了。”
由于當地的飲食習慣很多時候需要這種蟹粉,所以產品的銷量可以達到30噸,目前崇明縣已經有兩家加工企業,每年能加工150噸螃蟹,整個縣里的小螃蟹現在已經都供應到了蟹粉廠。
現在崇明島上的螃蟹養殖戶在撈螃蟹的時候就會把個頭小的螃蟹挑出來送到蟹粉加工廠去。
養殖戶沈亞達:“像這個小的,我們就賣到蟹粉廠去了,做蟹粉的,這個就是我們上市的,到市場上去了,這個大的,這個小的。”
養殖戶楊超:“大螃蟹我賣到市場說去,這個大螃蟹市場上邊價錢很好,像這個大螃蟹賣七八十元,也可以。我這個小螃蟹出來過后,他們每天來收購的。”
現在小個螃蟹的價格也上去了,崇明縣的螃蟹養殖戶又都找回了過去養螃蟹的熱情。養殖面積已經達到了100萬畝,還有很多養殖戶已經開始到外地承包水面養殖螃蟹。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致富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