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界發布最新研究論文,稱孕婦堅持攝食海產品,能提高兒童智商水平;若孕期膳食不含海產品,兒童更容易患多動癥。
作者/ Jason Huffman
編譯/ 胡路怡
以美國公告衛生服務局局長Joseph Hibbeln牽頭的13位科研人員在國際脂肪酸及脂質研究學會官方期刊《PLEFA》刊登的最新科學論文,稱孕婦堅持進食海產品,有助于提高兒童智力水平。
研究采用的實驗方法沿用《2020-2025美國科學飲食指南》中羅列的條目,參考科學文獻44篇,調查對象覆蓋102,944對母子和25,031名兒童。
研究表明,孕婦每周攝食4-12盎司(113-340克)海產品,將對胎兒神經發育起積極作用。根據實驗結果,孕期堅持進食海產品的孕婦,其孩童的平均智商指數(IQ)比對照組(孕期不攝食任何海產品)高7.7。每周攝食4-12盎司海產品的18歲以下兒童,其神經認知(neurocognitive)結果也要比對照組更加理想。
研究還發現,攝食足量海產品(超過100盎司/周)并不會對神經系統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孕婦不攝食海產品,或海產品攝入量不足,反而會增加兒童患上多動癥的風險,風險率高出三倍。
而此前,美國農業部(USDA)和食藥監局(FDA)以海產品可能富集重金屬汞和其他毒素為由,在《2020-2025美國科學飲食指南》將海產品的每周建議攝食量限定在4-12盎司。
結合科學界先前公布的研究數據,新研究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證據,對美國農業部提出過的疑問做出更加全面的回答,并聲稱健康的海產品不可同那些被某些物質污染的產品相提并論。
根據《2020-2025美國科學飲食指南》的定義,“海產品”指海洋與淡水魚類、貝類和甲殼類動物,包括三文魚、羅非魚、貝類、蝦類、蟹類和牡蠣等,而鯨魚、海藻等不常被美國人食用的物種被排除在了“海產品”定義范疇外。
研究強調,海產品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6、B12、維生素D和不飽和脂肪酸,對嬰幼兒的大腦、語言、視覺、運動等所有神經系統發育都有莫大的好處,其綜合功效不是任何一種單一營養元素所能闡述的。
美國科學界更擔憂兒童與婦女的海產品攝入量不足,而非攝入過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