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挪威和法羅群島同意上調大西洋鯖魚捕撈配額,總計92萬噸,增長41%。冰島、格陵蘭和俄羅斯等重要捕撈國缺席。
作者/ Neil Ramsden
編譯/ 胡路怡
歐盟委員會、挪威和法羅群島同意將2020年大西洋鯖魚(青花魚)捕撈配額將從77萬噸增加至92萬噸,增幅41%。
根據國際海洋探查理事會(ICES)10月1日給出的科學建議,大西洋東北部鯖魚存量充裕,生長條件良好,建議該品種的可持續捕撈量從77萬噸增加至92.2萬噸。
2018年,大西洋鯖魚的建議捕撈量為31.8萬噸,2019年增加至77萬噸,2020年再次增加至92萬噸。
充裕的鯖魚野生存量讓科學界感到欣慰。但是,許多歐洲沿海國家不完全服從歐委會的配額調配,冰島、格陵蘭和俄羅斯等國長期堅持單邊配額制,捕撈量由各個國家內部制定,因此大西洋鯖魚的實際產量通常都超出科學限額。
鑒于這個問題,大西洋鯖魚的MSC認證始終處于“暫停”狀態。
冰島、格陵蘭和俄羅斯都是大西洋鯖魚重要的捕撈國,按往年的配比,歐委會留給他們的配額卻所剩無幾。
2018年,歐委會、挪威和法羅群島延長2014年簽訂的配額分配合約,卻沒有惠及格陵蘭、冰島和俄羅斯。在未達成新協議前,格陵蘭和冰島表示將一如既往堅持單邊配額制,但保留同歐盟對話的窗口。
UCN消息人士評論稱,因談判牽扯到太多的利益和制度方面的問題,各國似乎不太可能做出重大讓步,短期內有關大西洋鯖魚資源分配的對話很難取得建設性成果。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