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厄瓜多爾、印度、越南、泰國和印尼養蝦基層情報出爐。
作者/ UCN
編譯/ 胡路怡
2019年1月至5月間,愛爾蘭科研機構Hatch Aquaculture Accelerator的三位科學家走訪全球六大養蝦國,調查86處養殖場,采訪了81家養殖戶,收集一手資料,公布一份全球主要養蝦國的基本生產情況。
六大養蝦國包括中國、厄瓜多爾、印度、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
經過各國數據評估,該科研單位稱南美白對蝦是全球水產養殖產值最高的品種,養殖業分布在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約267億美元,比大西洋鮭的產值還要高100億美元以上。
圖源:Hatch Aquaculture Accelerator
調查稱,在中國、越南、泰國和印尼,南美白蝦的平均養殖周期為2.5茬/年,印度的養殖周期在1-2茬/年,厄瓜多爾多數養蝦場有交叉投苗的習慣,養殖茬數為3-4茬/年。
這六個國家養蝦業使用的蝦苗主要為PL9-PL12,大多數養殖戶直接將此規格蝦苗投放至池塘,直到養至上市規格。僅少部分養殖戶堅持標苗培育的習慣,即將蝦苗養至PL22-PL30后,再分批放入養成池。
在投苗密度上,越南和中國的頻率最高,達到220-300尾/平米;泰國和印尼次之,為70-130尾/平米;印度因受法規限制,投苗密度最高60尾/平米;厄瓜多爾的養殖密度普遍在20尾/平米左右。
厄瓜多爾歐瑪莎養殖場
養殖成活率方面,印尼、泰國、印度和越南較高,平均存活率在70%左右,中國養蝦存活率在60%左右,厄瓜多爾為50%。
值得注意的是,在亞洲國家,養蝦業所用的種蝦選育均以生長速度及SPF(無特點病原)為主要方向,這一點與厄瓜多爾有著很大的區別,厄瓜多爾的種蝦選育偏重SPR(特點病原抗性),這就緩解了養殖業在生物安保和環境控制方面的壓力。
在所有調查對象中,中國、越南、泰國和印尼的養蝦場平均產量在15-20噸/公頃/茬區間范圍,實際產量與投苗率、存活率、收獲規格等因素有關。印度養殖場的單位產量在4噸/公頃/茬,厄瓜多爾產量為1.4噸/公頃/茬。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