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孟加拉國政府撥款2.5億美元,世界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發展斑節對蝦養殖業,擬提升產量至22萬噸。
作者/ Neil Ramsden
編譯/ 胡路怡
孟加拉國的孫德爾本斯(Sundarbans)是全世界最大的紅樹林生態區,擁有18萬公頃的斑節對蝦養殖面積。孟加拉國的斑節對蝦養殖業依舊使用著較為傳統的粗放式低密度模式,每公頃產量約330公斤,多數養殖池面積低于1公頃。
在養殖南美白對蝦泛濫的市場環境下,孟加拉國政府希望將斑節對蝦養殖業發展成水產支柱產業。
全球水產養殖領袖展望峰會(GOAL)期間,孟加拉國魚蝦養殖基金會(Shrimp & Fish Foundation)主任Syed Mahmudul Huq做主題報告時稱,該國已啟動了總投資2.48億美元的政府背景項目,由世界銀行提供金融支持,旨在全面提升斑節對蝦養殖水平,2024年以前將產量提升至22萬噸。
斑節對蝦在孟加拉語中叫Bagda
當前,斑節對蝦產量最高的國家是越南,年產量約10萬噸,孟加拉國養殖面積比越南更大,但產量僅4萬噸。Huq說,只要單位產量從330kg/ha提高到1,200kg/ha,18萬公頃養殖面積既可產出22萬噸。
Huq稱,孟加拉國政府將提供3,000萬美元的補助金,鼓勵私有企業投資新建SPF(無特點病原)蝦苗廠和選育中心,向當地養殖戶推廣先進養殖實踐方法。
“目前,孟加拉國只有兩家蝦苗廠!盚uq說,“2024年,我們要新增20家SPF蝦苗廠,向市場供給30億尾蝦苗。”
推廣現代化養殖模式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只有蝦農擴大產量,加工廠才能實現批量收購,降低出口成本。
孟加拉國養蝦池(來源:GAA)
“2018年和2019年,我們在庫爾納縣(Khulna)搞了小規模的集群推廣項目。我們的目標是讓小型散戶漸漸從粗放的模式轉變到精養模式?紤]到紅樹林的保護,我們不準備開挖更多池塘,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畝產!
“另外,我們要教會養殖戶養成記錄數據的習慣,資料要做成電子版,實現價值鏈透明化和問責制。”
Huq介紹,孟加拉國養蝦產業面臨許多挑戰,最大挑戰是缺乏SPF良種,生產要素和成品販賣非常依賴中間商,這兩個因素嚴重地制約了蝦農的經濟(中間商提供信貸),優質產品沒法賣給加工廠。
Huq呼吁全球價值鏈運營商和投資者關注孟加拉國養蝦業,尤其在SPF種蝦繁育板塊投入資本。有參會者認為,養殖業需要的并不是政府導向,而是由市場和私企組成的自由競爭格局。
Huq相信,斑節對蝦作為小眾市場品種,能在日本、歐洲、美國和中國等市場占據一席之位,賣出較高的溢價。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