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聞晨報:上海不產清水大閘蟹的歷史,今年將畫上句號。本市首個標準化養殖場已成功培育出黃浦江大閘蟹,這種蟹在濾清后的黃浦江水中生長,吃口可與陽澄湖蟹媲美,首批約3萬只入市后已銷售一空。市水產辦主任梁偉泉稱,目前申城魚蝦蟹“放心工程”已全面啟動,明年全市將建設3萬畝共50個標準化生態型水產養殖場,市民餐桌上的魚蝦蟹將更加鮮美可口也更安全。
松江區水產良種場是本市首個標準化生態型水產養殖場,場內建有41個養殖塘,其中蟹塘水面約100畝,每畝放養中華絨螯蟹蟹苗300多只,塘水從黃浦江支流黃橋港引進。
場長張友良告訴記者,若要養出好蟹,水處理是關鍵,黃浦江水得先后經過初級沉淀池和種植美人蕉、底部鋪有砂石的潛流式濕地“過濾”,截留江水中的雜質和富營養成分。蟹塘邊進水邊排水,被蟹的排泄物“弄臟”后的水,被水泵打入排水溝,經由沉淀池和濕地循環“過濾”。檢測人員還用分光光
度計、溶氧儀、酸度計和電子顯微鏡等精密儀器,定期檢測水質和可能發生的病害、蟲害。不過,由于“流水不腐”,蟹塘投用后未發生過任何病害。
上月初,長成成品蟹的黃浦江大閘蟹陸續出水入市,只重超過200克的“硬四兩”雄蟹和只重超過150克的“硬三兩”雌蟹占了70%。由于品質特優,首批黃浦江大閘蟹的入市價也定得較高,一對“四兩雄”、“三兩雌”零售100元,但供不應求,很快就賣光了。明年,黃浦江大閘蟹的養殖水面將擴展至400畝。
市水產辦主任梁偉泉透露,標準化養殖場還將陸續引進長江刀魚、長江鯔魚等一批新品種,上海人的“菜籃子”將更豐富。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