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魷魚市場因價格高漲而開始疲軟,中國和中東需求增多,未來行情將取決于今年的新產季。
作者/ Louis Harkell
編譯/ 胡路怡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統計,2019年一至十月美國從中國進口37,200噸魷魚,較上年同期下降26%;進口額約1.2億美元,下降32%。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下,去年的貿易額跌至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
水產品貿易企業Ruggiero Seafood副總裁Frank Ruggiero告訴UCN:“因為貿易戰,進口商改變了采購習慣,很多人不愿意保有太多的庫存。在關稅生效前,我們也就曾考慮購買印度和泰國產品,但我們發現,印度和泰國供應商很難滿足我們的要求。”
“考慮到價格和貨源,即便中國魷魚被征收25%關稅,某些產品仍相對便宜。中國產品采購也更加方便,因為中國擁有巨大的加工產業網絡,只要我告訴他們,我需要20條貨柜,做U5和U8魷魚圈,他們很快就能做出來。”Ruggiero說。
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幾大魷魚商品的價格漲到兩年間的峰值。意大利海產品進口企業NatFoodConsultant經理Natascia Guizzetti告訴UCN,“雖然美國市場疲軟,但亞洲和中東的需求在增加,亞洲國家原材料供應不足,價格因此而高漲。”
“卡塔爾和阿聯酋進口商愿意支付比歐洲商家更高的價格,中國、越南和印度都在往中東銷售。而中國本地需求也在增加,很多越南魷魚最終賣到中國。”Guizzetti說。
據Guizzetti報價,在意大利,進口越南槍烏賊Loligo edulis加工品(20/25 cm WR 100% NW IQF 7kg carton)報價在$7.80/kg; 中國槍烏賊Loligo chinensis(18/22 cm, 100% NW IQF 7kg carton)報價為$7.35/kg。
在中國,150-200g近海真魷原材料報價在CNY 27,500-28,000/噸(來源:華采找魚),較去年夏季上漲10%以上。
西班牙加工企業Congelados Cabomar聯合創始人Eduardo Freire稱:“2020年歐洲加工廠將非常艱難,既要應付高價壓力,還要面對原材料的短缺。我感覺,歐洲魷魚市場在走下坡路,我們打算拓展挪威三文魚和真鱈方面業務來保證銷量,如果只做魷魚,我們很可能要虧錢。”
到了新的一年,魷魚行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產季漁獲量。1月10日,阿根廷將啟動專屬經濟區內魷魚捕撈季,專屬經濟區外的中國漁船已陸續開始作業。《華采找魚》上周報道,“在阿根廷公海捕撈的漁船仍在小幅增加,大約90艘,捕撈情況仍然不佳,海上魷魚產量甚少。”
在中國,100-150g阿根廷魷魚Illex argentinus價格漲至CNY 31,000-32,000/噸(來源:華采找魚),較去年夏季的漲幅約23%。
秘魯魷魚Dosidicus gigas的捕撈情況相對穩定,中國漁船基本轉至赤道海域,每日單船產量在5-8噸左右。而兩個月后,秘魯專屬經濟區內也將開啟新一輪產季。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