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水產信息網:郭益民今年58歲,目前是大連雙龍海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事水產養殖業30多年。2005年2月,郭益民憑借過硬的養殖技術加盟該公司,并成為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在2006年底以前,大連雙龍海產有限公司還是一個不被人知曉的“無名企業”,在2006年底,由于轟動全國的“多寶魚殘藥事件”,全國的多寶魚市場面臨崩潰的邊緣,此時,同樣處在困境中的郭益民,攜帶著他的公司向全國消費者證明,大連雙龍牌多寶魚是健康的、綠色的……郭益民和公司同仁們的行動不僅拯救了自己的公司,同時也挽救了即將崩潰的全國多寶魚市場。
近日,記者與大連電視臺的同仁一起前往位于營城子的大連雙龍海產有限公司采訪郭益民,他的形象完全顛覆了記者印象中傳統企業家的形象。上身穿著一件不合體的灰色老式西裝,下身一條工作服的褲子,腳上穿著水鞋,脖子上掛著一條灰色的領帶,領帶上還印著某個行業的標志。郭益民不好意思地表示,為了配合上鏡的需要,電視臺記者希望他能穿西裝打領帶,而他長年在水產養殖場工作,一年到頭穿的都是工作服,已經很多年沒有穿過西裝打過領帶了,由于時間倉促,沒時間去買,他只好翻箱倒柜把多年前的西裝找出來了,那個領帶還是孩子的單位發的。
郭益民告訴記者,他從事水產養殖已經30多年了,因為養殖業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健康的水產品供應給老百姓食用,那將是人命關天的事,因而他始終堅持采用健康科學的方法養殖水產品。郭益民說,水產品特別是魚類,難免也會有個“頭疼感冒”的,這時候,也得用各種方式來為它們治病,有些企業甚至使用了“禁藥”,而郭益民通過多年的工作研究,采用了綠色中草藥來為魚治療,通過檢測,用中草藥為魚治病,不僅不會在魚體內留下任何有害物質,而且會使這些魚更加綠色和健康。
2006年11月17日的“多寶魚事件”——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預警,在多寶魚專項抽檢中,30件樣本全部檢出可能致癌的違禁藥物,這一消息令全國消費者談魚色變。大連雙龍海產有限公司也被這個陰影籠罩著,客戶一夜之間全消失了。不管他們怎么推銷,客戶仍然寥寥無幾。經過思考,郭益民和公司的其他高層決定自己找市場。他們決定首先找回大連市場,但購買多寶魚的市民寥寥無幾。經過一番調研之后,他們準備到事發地上海打開市場。
大概在“多寶魚殘藥事件”發生之后一個月,公司的高層們揣著《無公害農產品證書》、《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以及《大連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報告》,帶著他們公司的樣品多寶魚,來到了上海。提起當時的情況,郭益民說,當時真的有些悲壯,因為“多寶魚殘藥事件”,企業利潤在一個月內下降超過60%,全國的多寶魚養殖行業基本都進入最低谷。憑著“兩證一報告”加上不懈的努力,大連雙龍海產的多寶魚成為風波后第一批成功進入上海水產市場的多寶魚。之后,“多寶魚”又重新被消費者接受,全國的多寶魚養殖企業也跟著活了起來。
2007年6月初,“大連雙龍海產有限公司養殖的多寶魚進入日本了”這一消息在幾天內被全國上百家媒體發布,震驚了全國,因為,這是我國多寶魚首次進入日本市場。
原來,雖然國內的市場被重新打開了,但是由于“藥物風波”所造成的心理陰影并未馬上消散,市場壓價現象很嚴重,魚價很快降到每斤30元,已經低于成本價了。于是在今年3月份,大連雙龍海產啟動了出口程序。在代理商的幫助下,大連雙龍海產分別在5月29日、5月30日、6月7日分3批,把1噸多寶魚運到了日本東京和大阪,售價是國內的2倍,收益頗豐。看著這一切成果,郭益民的那句話讓記者記憶深刻,“要想做好企業就要先做好人,要做良心企業”,這也許正是他成功的秘籍吧。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