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華網:10日上午,1909片用于非法捕撈魷魚的"流網"在上海復興島漁政碼頭被公開銷毀。這些"流網"是2007年10月,中美兩國在北太平洋公海聯合執法時,從三艘違法捕撈的中國漁船上查獲的,同時查獲的還有81噸非法捕撈物,查禁違禁網具數量、非法捕撈物數量及價值均堪稱中國漁政執法第一大案。
記者從農業部東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獲悉,2007年10月5日,執行中美聯合執法任務的美國海岸警衛隊在北太平洋公海海域發現,"魯榮漁2659"、"魯榮漁2660"、"魯榮漁6105"三艘中國漁船涉嫌非法流網作業。依據中美兩國政府《關于有效合作和執行聯合國大會46/215號決議的諒解備忘錄》,中美執法人員進行現場檢查,確認這三艘漁船違法進行"流網捕撈",執法人員當場扣押了船只。
此后,農業部東海區漁政局立即派遣漁政執法船只前往案發海域接收漁船。2007年10月17日,漁政執法船和被押運的違法船只回到上海港。
經查,三艘漁船噸位均在300噸左右,"魯榮漁2659"和"魯榮漁2660"的所有權人是山東榮成市牧云庵漁業公司,"魯榮漁6105"的所有權人是山東榮成寶馬漁業有限公司。三艘漁船的違法漁獲物魷魚共81.33噸,按市價6000元/噸計算,總價值約50萬元人民幣。違法漁具"流網"1909片,總長達66公里,重約32噸。此外,三輪在北太平洋公海海域作業期間試圖逃避檢查,均有涂改船名號的現象。由此,漁政部門依法沒收三艘漁船、所有非法捕撈物和所有流網漁具,并對每艘漁船各處罰款5萬元。
流網是一種大型捕撈漁具,容易導致誤捕其他生物,造成環境污染,影響船舶航行安全。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國際社會開始廣泛禁止流網作業,我國政府對聯合國有關決議均表示贊成,并積極進行執法。截至目前,我國東海區漁政部門已查處北太平洋違法案件116起,沒收非法作業漁船19艘,涉案總金額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