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P特別指出,“十足目虹彩病毒1”與“肝胰腺半透明病毒”急需引起高度關注。
作者/ UCN
編譯/ 胡路怡
可持續漁業伙伴組織(SFP)聯合25家國際大型海產品零售商向中國、印度、印尼、泰國和越南政府致信,敦促政府部門立即采取行動,應對蝦類養殖場爆發的新型疾病問題。
SFP水產養殖總監Anton Immink聲明表示:“政府需現在采取行動遏制養蝦場疾病爆發。水產養殖病害問題破壞了供應量的可靠性,威脅海產業可持續性和就業機會,每年給行業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發出呼聲的企業包括:AquaStar, Beaver Street Fisheries, Inc., Chicken of the Sea, Fortune International, HighLiner Foods, Hilton Seafood UK, IDH the Sustainable Trade Initiative, Labeyrie Fine Foods, Lyons Seafoods, Marks and Spencer, Sainsbury’s, Seafresh Group, Sunnyvale Seafood, Sustainable Fisheries Partnership, Tesco, The Co-op, The Fishin’ Company, Waitrose & Partners, 以及 the UK Seafood Industry Alliance。
信件中,SFP指出,現有的蝦類養殖健康管理需要改進,供應鏈或因疾病管控松懈而中斷,而近期國際專家發現的“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 1)與“肝胰腺半透明病毒”(Hepatopancreatic Translucence Virus, HPTV)急需引起高度關注。
感染DIV 1的羅氏沼蝦(圖:黃海所)
SFP稱,2012與2013年,亞洲蝦類養殖疾病在主產國迅速擴散,造成供應量中斷和巨大經濟損失,為避免重蹈覆轍,上述企業強烈要求政府當局遵從如下建議:
強化蝦苗廠生物安全,在OIE建議下強化進口種蝦和蝦苗的管控;
通過增強蝦苗與養殖檢測,發布實時疾病爆發數據,支持政策通報與負責任疾病管控策略;
對養殖戶推行最佳養殖管理實踐方案,確保投苗前養殖池塘的衛生;
在養殖區域強化常規與緊急疾病反應計劃,保護農戶生計。
鑒于養殖業信息的封閉性,SFP針對不同養殖國家,提出特別的政策導向建議:
1. 中國
確保DIV 1和HPTV兩種病原納入國家水生生物病原名錄和農業農村部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
確保省級政府在農業農村部指導下加強水產病害爆發與管控公開性報道。
2. 印度
確保在沿海水產養殖局(CAA)注冊的蝦苗廠執行DIV 1和HPTV檢測;
建立每日運作與疾病爆發緊急響應管理機制,納入海產品出口發展局(MPEDA)與CAA制定的管理指南;
CAA與海水養殖研究中心應增強養蝦業關鍵指數公開報告,包括疾病爆發與防控措施、養殖死亡率和水質報告。
3. 印尼
將疾病管理協議納入海洋事務與漁業部(MMAF) CBIB認證標準、MMAF最佳蝦類養殖實踐標準,與未來五年MMAF戰略發展規劃;
國家與地方漁業部門應強化疾病爆發與管控的公開報告,此類數據應可在政府門戶網站特定的水產養殖品種及產區板塊查詢。
4. 泰國
擴大快速疾病檢測服務范圍與myshrimp farm申請;
對采取的執法行動進行公開報告,如有可能,在漁業局(DoF)蝦類可追溯體系(TraceShrimp)下進行;
鼓勵漁業局與地方政府增強關于疾病爆發與管控的公開報告。
5. 越南
省級人民委員會應參與所有動物健康局下的水產養殖無病害區域養殖場強制性許可頒發,以及參與區域生產計劃中養殖密度方案研究;
農業農村部(MARD)漁業局應通過VietGap標準應要求養殖場協調疾病預防與控制;
MARD與自然資源與環境部(MONRE)應協同水產養殖研究機構(2號)加強主產區養殖主要指標報告,包括疾病爆發與防控措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