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國際商報:日本不斷提高對進口鰻魚產品的檢驗檢疫指標,導致我鰻魚產品出口日本頻頻受阻,從2003年“恩諾沙星”事件到2005年“孔雀石綠”事件,再到2006年的“肯定列表制度”,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日本媒體的惡意炒作極大地影響了我鰻魚在日銷售,國內的鰻業經歷了多次產業低谷。單一的出口格局是制約鰻業發展的一大問題,實現銷售渠道的多元化才是當前鰻業受制于人的有效破解之道。
“中國出口的鰻魚80%以上銷往日本。”80%這個數字,足以反映中國漁業協會鰻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關景象對我國鰻魚出口市場現存的單一格局的擔憂。而這種對單一出口市場的依賴,也使我鰻業經歷了多次產業低谷。
近幾年,日本不斷提高對鰻魚產品的檢驗檢疫指標,導致我鰻魚產品出口日本頻頻受阻:從2003年“恩諾沙星”事件到2005年“孔雀石綠”事件,再到2006年的“肯定列表制度”的實施,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日本媒體的惡意炒作也極大地影響了我鰻魚在日銷售。據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以烤鰻為例,我對日出口量由2001鰻年度的7萬多噸下降到2007鰻年度的4萬多噸,同比減少40%多,在日本市場的占有率也從9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70%左右,業內估計2008年出口量將再減少20%。
境外媒體“妖魔化”中國制造以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都使我國鰻業出口面臨嚴峻考驗。因此,單一的出口格局是制約我國鰻魚業發展的一大問題,實現銷售渠道的多元化才是當前鰻魚業受制于人的有效破解之道。
輸日鰻魚面臨窘境作為烤鰻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日本自2006年5月末起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在嚴苛的標準下,我烤鰻出口受到極大影響。另外,2007年7月以來,日本全國各媒體惡意報道宣傳中國產烤鰻安全問題,造成日本消費者對中國產烤鰻產生恐慌,日本各大商場都紛紛將中國產烤鰻撤下貨架,日本進口商破歷史紀錄地連續幾個月不敢與中國烤鰻廠訂貨,中國鰻魚業界處于困難時期。可是,日方部分媒體的惡意炒作產生負面作用,被蒙蔽和誤導的日本消費者對我國鰻產品的信心尚未恢復之時,日本一些公司購買中國活鰻進行加工制作后當作日本產烤鰻出售,日本國內“冒牌產地鰻魚”事件給我輸日鰻魚貿易雪上加霜。
關景象告訴記者,2007年總體看來我對日鰻魚出口所受影響并不是很大,原因是我國鰻魚出口在2007年6月以前已完成大部分,而日本各媒體惡意報道宣傳是在此之后,炒作風波出現后,使鰻魚在日銷售整體下降七成以上,直接影響日本進口商的烤鰻產品銷售;但是日方媒體的惡意炒作使中國鰻魚在日本的形象大打折扣,這種影響將在2008年的日本市場上逐漸展現,預計2008年我對日鰻魚出口前景不甚樂觀。
調整市場方向關景象表示,國內企業面對鰻魚輸日的不利局面,也在多方尋求解決途徑,其中有的企業便加大在日本市場的宣傳力度。據記者了解,2007年,第一家中國品牌烤鰻專賣店———“汕頭鰻”專賣店在日本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區開業。這家烤鰻專賣店也是國內烤鰻廠家開拓日本市場的新舉措。國內企業逐漸認識到不僅要保證一流的產品安全衛生質量,生產安全、安心的烤鰻產品,而且在日本市場上必須樹立自主品牌,讓日本消費者安心食用烤鰻,才能使企業可持續發展。
而單一的出口格局是制約鰻魚業發展的一大問題,關景象告訴記者,國內出口的鰻魚80%銷往日本。因此實現銷售渠道的多元化才是鰻魚業受制日本的有效破解之道。
開拓日本以外的市場,對抵抗市場風險作用很大。農業部漁業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鰻魚產品對歐洲、美國、俄羅斯等出口增長很快。據悉,歐洲和俄羅斯市場成為繼日本、美國、中國香港之后烤鰻和凍鰻魚出口的又一新興市場。與2006年度相比,中國烤鰻對荷蘭出口增加了103倍,對波蘭增加了5.8倍,對烏克蘭增加了1.8倍,對俄羅斯增加了1.2倍。烤鰻出口的國家和地區達到35個,還開拓了歐洲的波蘭、丹麥、立陶宛、希臘、英國、比利時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對日本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出口量2006年度為7772噸,預計到2007年度超過10000噸。
“也有企業準備開拓國內市場。”關景象告訴記者,開拓國內烤鰻市場時機已經成熟,但由于國內宣傳力度不夠,尚未形成烤鰻消費的飲食文化,并且烤鰻的口味口感也不很適合國內消費者,新口味產品還有待開發,因此國內市場開拓尚有難度。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