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浙江 湖州德清縣水產養殖戶忻金山幾年前買回5條野生白魚,通過人工繁殖,成功繁育出白魚種苗,如今已帶動了省內外2000多戶養殖戶,帶出了一個年產值近2億元的富農新產業。
隆冬時節,筆者慕名在德清縣乾元鎮聯合村找到了年過六旬的忻金山。 “每天都有買白魚苗的電話。”老忻樂呵呵地說,除了省內各地,上海、南京、湖南、山東等地也有電話打來。
白魚,學名翹嘴紅鲌,是我國珍貴的淡水魚種,因其肉質鮮嫩而深受人們喜愛。然而,由于過度捕撈,野生翹嘴紅鲌數量逐漸減少,在省內外市場上都很難覓其蹤影。忻金山告訴筆者,由于人工繁殖白魚十分困難,前幾年,一公斤野生白魚能賣出60元的高價,這讓養了近20年淡水魚的他萌生了人工繁殖白魚的想法。
1998年冬天,忻金山托朋友買到5條野生白魚,如獲至寶的他小心翼翼地將魚養在自家屋后河中的網箱內。次年6月,忻金山憑借多年的養殖經驗,順利完成了紅鲌的人工受精,并成功等來了一條條新生的小紅鲌。據省淡水研究所專家介紹,忻金山是全國第三個,也是我省首個人工繁殖成功紅鲌的人。
“繁殖成功的當年,我養白魚凈賺了50多萬元,”說起往事,忻金山臉上堆滿了歡樂,“后來我還研制出由魚粉、蠶蛹、豆粕以及菜餅等組成的飼料。”
忻金山成功繁殖白魚的消息傳開了,當地不少農民都來找忻金山要魚苗,并向他學習養殖技術。武康鎮龍勝村村民施建2002年用10萬元從忻金山處購得紅鲌苗種后共養殖100畝,在忻金山的悉心指導下,這幾年施建累計收入已高達150萬元。
乾元鎮農辦干部范法初說:“老忻每年向德清及周邊地區供應紅鲌苗種1000萬尾以上,為縣內外2000多養殖戶每年帶來近兩億元的收入,僅德清縣養殖面積就突破8000畝,商品紅鲌年產量超過100噸。”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