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蝦類出口反彈,種蝦進口飆升,第四季度產量不應被市場低估。
作者/ Shrimpinsights
編譯/ 胡路怡
原文由Shrimp Insights網站創(chuàng)始人Willem Van der Pijl撰寫
2020年已接近尾聲,然而國際蝦類市場走向仍然撲朔迷離,全球新冠大流行打亂了市場原有的節(jié)奏,需求和供給的關系有時讓人捉摸不透。
在供給端,印度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印度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蝦類出口量累計達到413,181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2%。9月份印度蝦出口呈現(xiàn)反轉,月出口量超過去年同期,增幅1%,這也是自三月份以來的首次正增長。
換句話說,印度蝦出口從第三季度開始反彈,6月份印度種蝦進口數量“報復性”增長(下圖),7月份有時回落,8、9月份仍維持在高位。2020年5-9月份,印度種蝦進口總量分別較2018年和2019年增長33%、16%。
種蝦進口越多,意味著蝦苗的需求也越高。8、9月份的種蝦進口增量將反映到10、11、12月份出口的增長。不過,二者也并非完全遵循正相關的發(fā)展趨勢。
首先,中國市場對小規(guī)格印度白蝦的需求較高。為滿足中國市場,印度蝦農傾向于提高養(yǎng)殖密度,縮短養(yǎng)殖周期。與此同時,養(yǎng)殖小蝦將創(chuàng)造更多的蝦苗需求,但從收獲重量來看,小蝦的確不及大蝦。
其次,許多業(yè)者反饋,夏季月份印度接連暴雨,引發(fā)養(yǎng)殖疾病,某些養(yǎng)蝦地區(qū)損失慘重,影響產量及出口。
另外,美國市場還在釋放積極信號,特別是零售業(yè)的需求,利好印度熟蝦及附加值產品的出口。6月份印度熟蝦及附加值蝦產品出口翻倍,7、8、9月份的同比增幅分別為50%、49%和81%(下圖),原料蝦的出口表現(xiàn)為負增長。
從價格上看,5月份開始,2020年附加值蝦產品的售價高于去年,而冷凍原料蝦價格時高時低(下圖)。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第四季度印度產量不應被嚴重低估,其實際出口量或許能持平2019年。倘若印度出口商選擇囤貨,待到2021年初再銷往中國和美國,明年1月份前印度原料蝦將維持在相對緊張的狀態(tài),這也將鼓舞蝦農的生產熱情,提示明年夏季的產量。
發(fā)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