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順暢網:順德推廣養殖筍殼魚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因為其引入的品種新,有人養殖成功有人養殖失敗,而珠三角的養殖戶亦有這種情況。不過,其價格穩定,而且達六七十元一斤,確實是很吸引人去養殖。
海南斷山漁業年養泰國筍殼魚超過300萬尾的企業,經過努力,該企業亦與順德的好幾戶養殖筍殼魚的專業戶一樣,成功地突破了人工繁育苗種和養殖技術難關,使這一外來品種適應了我國的生長環境,并安居繁衍。
該企業老板吳先生介紹,該場于2002年4月籌建,2005年陸續繁殖出200萬尾種苗,去年養殖超過300萬尾,主要供應廣東和海南市場。這種魚在自然條件下產卵孵化,難點是魚卵小,孵出的水花很難看見,開口技術相當復雜。如果魚在受精卵孵化成水花后的15天內,開口餌料能解決的話,其存活率就會高。不少育苗場從受精卵培育到3~4厘米苗種的存活率普遍低于10%,斷山漁業最高可以達到40%。
那么,斷山公司是怎樣選育親本繁殖和培育的呢?
據了解,他們從泰國、印尼、越南和柬埔寨引進選育親本,在建好的68個100平方米的水泥池里進行選育,魚的特點是生長快,防病強。然后,根據筍殼魚苗各階段的生長食性,有針對性地解決好其活餌料如培育微生物中的枝角類、橈足類等給筍殼的幼苗吃。如果此時池塘內活餌料供應不足,筍殼魚苗極易相互殘殺,導致存活率偏低,影響后期商品魚的產量。以一口3畝塘放養1萬尾3厘米筍殼魚苗,成活率100%來計算,養到10~12厘米的規格,塘中有筍殼魚量約為250公斤,生物活餌料的餌料系數以6計算,則至少需要攝食掉1.5噸的活餌料,而且這是個臨界點。在溫度適宜,活餌充足的情況下,3厘米規格的筍殼魚苗長到10~12厘米,需要90~120天。如何在這段時間內有充足的活餌料,就能解決養殖上的又一大難點。若加越冬期間搭蓋薄膜棚,保持養殖池塘有適宜溫度,使筍殼苗順利越冬。那么,三大難關解決,養筍殼就較容易成功了。
筍殼魚在東南亞地區,每年的2~4月屬于旱季,不適合筍殼魚的養殖和捕撈,價格會較高。中秋節后是當地出魚的時間,價格隨行就市。若在泰國以9兩上的收購價約為66元/斤,加上運費、關稅等,到上海的價格約為89元/斤。現在,廣州的一些筍殼魚進口商是同供應國簽有合同,如果國內養殖筍殼魚的批發價在65~70元/斤,甚至更低,養殖筍殼魚的空間潛力會更大,效益會更好。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