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緬因龍蝦量價齊跌,業者盼政府持續輸血。
作者/ Jason Huffman
編譯/ 胡路怡
美國緬因州海洋資源局(DMR)統計,2020年緬因州波士頓龍蝦產業約9,600萬磅(43,545噸),較2019年減少5%,產值4.06億美元,較2019年下降16%。美國波士頓龍蝦平均船頭價格為$4.20/lb,較上年下跌$0,62/lb。
緬因州海洋資源局官員Patrick Keliher表示,2020年可謂美國龍蝦產業的最低谷,漁民和經銷商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市場不確定性,美國內部市場因新冠疫情而停擺,中國和歐盟的出口貿易還因為外交關系趨緊而廣受牽連。
“然而,面對消極的市場環境,行業的適應力表現卻令人震驚。經銷商開拓了新的市場領域,漁民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業務調整,但我們還有許多無法克服的障礙,比如成本上漲問題。”Keliher說。
緬因龍蝦裝船(圖:Jason Huffman)
緬因州龍蝦經銷商協會執行總裁Annie Tselikis告訴UCN:“經銷商的困境遠比想象的嚴重,你看到的統計數字只反映碼頭的交易情況。我們所有人都在探討疫情期間該如何維持業務,但市場的變化已經讓行業付出了難以置信的代價。”
“我們估計,波龍經銷商花費了300-500萬美元添置更改包裝所需的設備,就為了適應從餐飲業到零售和電商的業務轉變。商家還要考慮如何應對產量的下降,以及人工和運費成本的上升。”Tselikis說。
此外,因餐飲業的停擺,大批餐館倒閉,一些拖欠的賬款無法回收。
為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以及防疫增加的額外支出,美國聯邦政府將通過農業部下撥55億美元紓困金,其中一部分將劃撥給龍蝦經銷商及漁民。Tselikis稱,政府資金有助于解決行業的燃眉之急,“考慮到疫情造成的影響將是持久性的,我們還需要政府源源不斷為整個供應鏈提供財政支持。”
2018年曾是緬因龍蝦產業的鼎盛時期,產量(5.5萬噸)與產值(4.9億美元)均達到歷史巔峰。貿易戰后,緬因龍蝦產業由盛轉衰;與此同時,加拿大與歐盟簽訂自貿協議,免除龍蝦貿易關稅,進一步削弱了美國龍蝦的競爭力。
從去年的銷售業績上看,唯一的亮點是第四季度中國進口量創下新記錄。11月和12月份的進口總量達到3,223噸,進口額約5,120萬美元,甚至超過2018年貿易戰之前的單月的貿易體量。
有業者表示,2020年最后幾個月,中國之所以瘋狂采購美國商品,為趕在年底前完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任務。“可能有些做統計的人會發現,快到年底了似乎還沒有完成任務,于是他們開始聯系進口商,告訴他們必須從美國購買產品。根據我聽到的消息,有些進口商還可以享受額外實惠,包括稅收優惠和關稅減免。”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