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室內垂直養殖”模式初見成效,5月份成品蝦上市。
作者/ Neil Ramsden
編譯/ 胡路怡
今年5月份,新加坡室內養蝦公司Universal Aquaculture的第一批活蝦產品有望上市,面向當地餐飲和酒店市場。
Universal公司采用的養殖模式稱為“混合生物循環系統”(hybrid biological recirculation system)。2020年年底,Universal公司榮獲陸基鮑魚養殖公司歐圣集團(Oceanus Group)的投資,300條“養殖跑道”(5m*2.5m*1m)于3月份正式投用,垂直堆疊在1,400平方米的車間。
Universal CEO Jeremy Ong告訴UCN,公司計劃向當地餐飲市場供應養殖活蝦,每周產量約1噸。“現階段,我們主要向當地社區分享可持續養殖的理念,以及如何生產這一一款無與倫比的新鮮產品。”
Ong稱,因養殖產品靠近消費市場,供應鏈環節不存在中間商,價格頗具競爭力。“新加坡蝦價區間從SGD 18-SGD 40/kg不等,活蝦價格一般在SGD 30-SGD 40之間,這也將是我們的定價范圍。”
攝于2021年3月30日
“混合生物循環系統最重要的環節是微生物調控,我們專門成立了一支研發團隊,確保養殖系統中的微生物始終維持在優良的狀態。”Ong說,“剩余的就是過濾系統。50%殘渣通過水壓進行過濾,另外的50%由自然沉淀,這樣可以節省一部分能源。”
Ong表示,公司有計劃為“混合生物循環系統”申請專利,也不排除與其他企業展開合作。針對養殖系統,公司的研發團隊將展開飼料開發,傳感器和數據收集,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
根據新加坡政府提出的“30 · 30”愿景計劃(2030年之前實現食品的30%自給率),Universal公司有望成為政府扶持的對象。Ong稱,目前新加坡政府主要幫扶果蔬企業,蝦產品則被視為一種奢侈品。“如果我們在產業空間利用率的優化層面上取得一些積極成果,也會有機會獲得政府的資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