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文魚市場恢復,惠及澳洲出口商。
作者/ UCN
編譯/ 胡路怡
《環球時報》報道,盡管中澳兩國關系陷入低谷,澳主要出口產品銷售中斷,但隨著中國海產品消費逐步恢復,澳三文魚出口商仍然從中受益。
順景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經理翁強表示,其所在企業的澳大利亞三文魚進口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80%,而三文魚市場總體水平僅有35%。“澳大利亞三文魚運途較短,通常可以更快送達,有時可能只需要兩天。從挪威發貨通常需要三至五天,從智利發貨則需要五至七天。”
海產行業高級分析師樊旭兵告訴《環球時報》,澳大利亞三文魚運費成本比挪威和智利更低,自貿協定也促進了三文魚的貿易。
據澳政府統計,2019-2020年,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農業、漁業和林業產品出口市場,出口額較20年前翻了5倍。受價格和全球供應鏈驅動,部分商品的出口更加集中于單一市場。
圖:Li Hao/環球時報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表示:“中國的進口三文魚來自多個國家,澳大利亞的產量比挪威低得多,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據挪威海產局(NSC)提供的數據,截止3月中旬,挪威向中國出口21,867噸海產品,價值5.84億挪威克朗。挪威海產局中國內地及香港區總監Victoria Braathen表示:“我們看到中國市場對挪威海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冰鮮三文魚和鮮活貝類產品。”
一家北京地區進口企業也表示,智利冰鮮三文魚進口也在恢復,需求與價格都在上漲。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