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元月17~18日,福建三明市鰻業協會組織召開了良好農業規范總結推廣會,總結去年在試點推廣良好農業規范方面的成功經驗、做法,形成推廣實施良好農業規范的共識,并商討今年如何更好地做好推廣實施工作,促進三明鰻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明市作為全省重要的農業主產區之一,具有山多水優的特點,特別適合發展鰻魚養殖業,養殖鰻魚已有10多年的歷史,鰻魚產品已成為該市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但是,近年來,由于國外市場不斷提高檢測標準,鰻魚出口相繼遭遇了恩諾沙星、孔雀石綠、哨基呋喃等藥殘危機,特別是日本2006年5月29日實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涉及鰻魚的限量標準多達123項,導致鰻魚出口一度受阻,給三明鰻業造成沉重打擊。
為有效突破國外技術壁壘,緩解轄區鰻魚的巨大出口壓力,促進烤鰻安全多出,保持養鰻業健康持續發展,2007年以來,在檢驗檢疫局指導下,積極構建出口鰻魚質量安全控制新模式,在養殖過程,建立推行良好農業規范(GAP);在漁藥流通環節,建立推行良好藥品供應管理規范(GSP);在加工環節,幫扶烤鰻廠完善風險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管理體系。并以這“三個體系”為支撐,該市在華盛烤鰻廠試點建成了全國首個“出口鰻魚身份追溯系統”,實現了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追溯和網絡監管,取得了良好成效。在鰻魚出口面臨重重困難的形勢下,去年全年該市實現烤鰻出口195批、2900噸、3100多萬美元。其中,“華盛”出口總量在全省同行業中位居第二。該市所建立的這“三個體系”也獲得了國家認監委孫大偉主任的高度評價和省政府葉雙瑜副省長的批示,建議盡快完善推廣。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