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江門日報:把一種人工編織纖維放進池塘中,經過一段時間,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就會被逐漸降解,水質能長期保持清潔。昨天,記者在新會沙堆鎮的“阿科蔓”生態基示范點了解到,這種先進的凈水處理技術應用不到兩個月,所養殖的蝦體個頭變得更加均勻,水質也得到改善。
據介紹,阿科蔓生態基的“水草”從外觀上看,很像真的水草,但實際卻是人工編織纖維,它的細小纖維可以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更大的“房子”,讓更多的微生物來消化水中多余的有機物質。據專家介紹,阿科蔓為“水清潔師”——微生物們提供的“居住面積”是同樣大小的其它培養基的250倍,這樣,它們就有充分的空間來繁殖后代,高效率降解水中有機污染物。據了解,這種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凈水處理技術可以使魚缸10年都不用換水,長期保持水質清潔。
為在江門水產養殖業推廣這一新技術,有關科研單位選擇在新會沙堆鎮的一個養蝦場進行示范。這個示范點的池塘面積約7畝,總共投入了300平方米、價值10萬元的環保“水草”。該示范點的養蝦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水草”從去年11月中旬正式投放至今,池塘所養的蝦體個頭變得比以前均勻很多,池塘的水質也得到不少改善。
據介紹,這種“水草”能提高蝦的成活率,增大蝦的個體,提高蝦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凈化水質,避免排放污水,減少養殖水環境污染,實現“零換水”健康生態養殖。據悉,目前該項技術在湛江已經開始試點這種“零換水”模式。在養蝦增長方面也取得不少成功試點,如惠東港口鎮順發生態養殖場在安放環保“水草”后,蝦的成活率從原來的50%增加到85%,畝產量也從原來的2000斤增加到3500斤,單位售價增長20%。
據了解,沙堆生態基示范點的最終成效要等到今年5月份左右才能確認。江門禮樂、臺山的不少養殖戶紛紛表示,屆時,如果示范點的蝦產量呈現較大增幅,他們也將試用這種技術。為了讓養殖戶大膽試用和推廣,有關科研單位將同時采取真正見效再付款和分期付款兩種方式。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