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7月5日,通威股份與天邦食品在成都通威國際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優勢互補、產業協同的新生態。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邦輝,以及相關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天邦食品董事長鄧成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本次合作的資產范圍包含水產飼料和豬飼料兩部分,交易總額約為12.5億-15億元,具體成交金額以審計、評估為基準,雙方協商確定。其中,對水產飼料標的及作價為:寧波天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寧波天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越南天邦飼料有限公司65%股權。以上資產合稱水產飼料標的公司,上述資產業務的合計作價約為10.5億-11億元。
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邦輝
對豬飼料標的及交易作價:鹽城天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南寧艾格菲飼料有限公司51%股權、蚌埠天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湖北天邦飼料有限公司51%股權、東營天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安徽天邦飼料科技有限公司49%股權、安徽天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49%股權。以上資產合稱豬飼料標的公司,上述資產業務的合計作價約為2億-4億元。
同時,雙方約定了資產交易的前置條件,其中要求交易完成后十年內,天邦實際控制人、天邦及其關聯方不再從事與水產飼料生產、銷售相關的業務;交易完成后五年內,天邦實際控制人、天邦及其關聯方不再從事與豬料生產、銷售相關的業務(與通威及其關聯方合作開展相關業務的除外)。
從合作的內容來看,水產料業務的作價金額占了絕大比例,是合作的核心。據天邦食品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公司飼料銷售總量61.94萬噸,其中水產料18.08萬噸,豬料43.86萬噸(主要保障內部養殖供應)。此外,公司尋求外部合作伙伴為公司生豬養殖業務提供OEM代工豬料51.33萬噸。整體來看,去年中天邦食品自用與外銷飼料總量約為113萬噸,但水產料在之中僅占了很少比重,且以河蟹、冷水魚、龜鱉等小眾的特種料為主。知情人士透露,對標通威目前施行的“標準化”,天邦部分單廠的水產料可能存在品種、規格偏多的問題,接手過來后有些料不一定能生產。換句話說,按通威現行的產品標準,天邦食品的18萬噸水產料可能不一定都合乎標準。劉漢元主席多次強調擴張的前提是練好內功,在此之前跑馬圈地是與效率效益提升背道而馳。如今通威這一步棋,足見其近年來的專業化、標準化建設卓有成效,對于與天邦合作后實現快速復制具有較強信心。
“如果單純看雙方在水產料業務上的合作,感覺對通威特種料的互補價值不是很大。之前行業傳言,通威與天邦就合作一事談過很多次,通威想拿下天邦的飼料板塊,但同時也要求日后由通威來給天邦的養豬板塊供應飼料,而天邦不同意。但是,這次雙方達成了相關意向,可能主要是因為豬價下滑導致天邦的資金比較緊,而通威也給了天邦水產料板塊一個比較體面的價格。這次合作可以說比較雙贏,通威發揚長板向飼料生產規模化邁進堅定一步;天邦砍掉短板聚焦產業鏈下游發力。雙方在合作中各取所需、錯位發展,又優勢互補、產業協同。”某業內人士評論稱。
在通威股份所發布的通告中,將“關于豬飼料的供應合作”做了著重描述,談到:基于合作共贏原則,雙方將開展豬飼料長期采銷業務,并簽署長單合作協議。雙方約定,未來天邦股份豬料需求全部向雙方合資公司購買,若合資公司產能不能滿足部分,則由合資公司向通威股份分子公司發包,仍不能滿足的由合資公司對外發包。
可見,通威的目的不僅在于天邦的水產料,更是天邦的豬料用量。通威在飼料生產規模化的道路上可謂走的非常謹慎和長遠,用意究竟在哪?試想,當通威與天邦的合作模式運作成功,極大可能吸引行業內很多將主業逐漸轉移到養豬板塊的飼料企業的關注,這無疑令通威未來在飼料領域的發展極具想象空間。行業分工更細致,企業的定位、商業模式、運營策略更精準,大家分工協作,關注橫向協同發展和企業之間互利共贏,建立商業生態圈,以共創共享模式取代競爭模式,以持續發展模式取代成長衰落模式。發展才是目的,發展是通過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而實現的。
會上,通威股份總裁郭異忠在發言中也表示,經由本次合作,通威股份將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堅持飼料業務專業化和規模化并行,通過外延式發展和內生式增長提高市場占有率,鞏固全球飼料行業龍頭地位,以水產飼料專業化生產、豬飼料規模化生產,向社會、向合作伙伴、向客戶提供健康、安全、可追溯的產品,以實現農牧產業鏈效率領先、持續增值且不可替代。因此,與天邦的合作,正式拉開了通威作為飼料行業富士康的進程。
天邦食品作為老牌的飼料企業,為什么選擇將水產料和豬料業務托付給通威?張邦輝回應稱:“天邦在養豬上面發展太快了,快了之后就會面臨一些管理上的問題。而且,天邦想做美味食品,但之前建的豬料廠已經滿足不了自身養豬的需求。我們也嘗試在外面委托做了一些代工料,這方面的嘗試是有價值的,但也遇到一些很頭疼的事情。綜合考慮后,還是促使我們下決心把飼料業務剝離出去。目前,天邦的水產料業務全部交給通威,豬料方面我跟劉漢元主席商量的是,比如說將來我們養到3000萬頭甚至更多豬時,如果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成本控制能力,雙方有可能在相關業務方面進行深化合作。豬料成本在整個養豬成本中占比達到75%左右,這一塊的成本管控做得越好,對我們養豬業務的發展越有利。而且,把飼料以及生物制藥等業務剝離后,鄧成董事長也能帶領大家更聚焦生豬養殖及配套動物源食品產業鏈打造,強化生豬育種、育肥技術及過程管控,提高母豬PSY,提高生豬出欄量,提高屠宰及食品加工能力。”
總體而言,此次戰略合作將進一步整合雙方優勢資源,打造做專做精、互惠共贏的全產業鏈綠色發展平臺。雙方將把握共同發展的良好契機,見證通威高品質飼料在產業鏈下游規模化發展潛力,為天邦優化資產結構,維持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做好戰略儲備。當然,雙方的合作也不可避免會因企業文化的差異而面臨挑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